有好几个都多,上面的人皮肤黝黑,手里的武器还处于石头木棍的时期……”
附近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不由的都听呆了。
就连搬运货物的码头工,脚步都迟缓了很多,好奇不已。
他们平生,哪里读过这样惊险动魄的故事?
又是天灾又是人祸,又是层出不穷的冒险又是各种紧急的时刻,简直比他们做的梦还要精彩。
“后来呢?”
有人忍不住问道。
旁边的船员接过这个话题,继续细讲起来。
他们憋在海上太久了,太长时间没有听到乡音,没有和能够回应的人交流,每个人肚子里都存了一大堆想要分享的事,倾诉欲高到惊人。
曹时序也没有阻拦。
三年的时间,这些船员早就成为了他的亲人一般,或者说简直比亲人还要关系密切。
他们彼此信任,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趁着童山长还没来,曹时序先给他们全体放了假,一个人先分了一百两银子,让他们回家报平安去,远超原本约定好的数目。等童山长回来,辨认完这船货物,他再写信给他们回来复命,也不迟。
大家一一应了,在广州简单休息了几日,便四散回乡。
船上的所有物件被搬下来,破旧的船只则送回船厂,进行重新维修。
新鲜玩意儿摆满了港口处,看的人眼花缭乱。
不少乡绅过来凑热闹,一一看过去,可别说认识,就连听也未曾听过。
“童山长来了!童山长来了!”
随着一辆马车的靠近,周围的不少小子大声喊道。
托吴韧一天念三遍的福,整个广州府即便没怎么见过童启,也不怎么关注文坛与教育相关的事情,可在耳濡目染下也多少听闻了童启的名字。
对其神交已久。
了解颇多。
如今见到他来,便纷纷让开了位置,腾地儿给对方。
吴韧与曹时序欣喜不已,上前迎接,简单的寒暄几句后,童启被带到了港口处,一同查看他们所带回来的东西。
“实在是抱歉,山长所提到的那两样植物,红薯与土豆,我们一个也没找到。也不知道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还是说那东西暂时没被人种出来,总之,我们试着询问当地人,他们也说没有见到过,我们只能便将大奉朝没有见过的作物都统统薅回来了一些,请您辨认,看看是不是其中有认错的。”
童启点点头,沿着那些箱子一个个看过去。
他也没期待一次性就找到红薯、土豆那些高粮物种,因此乍听到这消息,也说不清心里是失望还是不失望。
毕竟对方能成功出海再回来,便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像曹时序这样出海走到非洲附近的,唯一一位也就是郑和了吧?可那都距今几百年以后了?对方带了多少人多少东西过去,而曹时序呢?
噫,比起来,已经是宛如神迹一般了。
纯赚!
他感叹着,一边辨认一边跟身后登记的人解释着这些带回来的东西用
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