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计出来的刘县令猖狂弄权的事情,也一并禀告了上去。

以证明是先有压迫,才有的反抗。

若可以的话,他愿意去替百姓们承担此事的后果,自愿辞去华夏书院山长的位置,将其转给了柏盛青柏老的事情。

这话一说出,书院里,所有的先生们闻言大惊,忙劝告着让童启莫要冲动。

可童启却表示自己并非冲动,而是深思竭虑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如今的华夏书院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我费尽心思努力保住的地方了,它已经成长的非常庞大,足够自己独自运行,我再继续担任山长,一来,没有那么多时间管理书院内的事,二来,树大招风,也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快,将怒气发泄到学生与书院身上,未免有愧于山长的职位。”

谁家的山长会像他这样大半年不回书院,对当地的事情,一无所知啊?

谁家的山长会像他这样如此招仇,动不动就让书院站在风口浪尖啊?

所以,他退出,不是坏事,反倒是给学生们留下了清净做学问的机会。

“再说,我辞去山长的位置,又不是就不再管这所书院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皆是我建设起来的,学生们也是一个一个招进来的,谁也不能让我就这么放弃。我依旧可以在一年内来这里几趟给学生们上上课,讲讲新鲜的事情,而柏老、曹老等先生若是有事,也随时欢迎跟我写信,共同讨论教育之事。我依旧会为每个学生负责,且以他们为荣耀。”

每一个毕业的,依旧算是他旗下的人。

声望值在源源不断的在涨,只是不必他事事躬亲罢了。

这怎么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呢?

反正他在北方的声望也已经足够了,正好要开分院校,他打算去南方找个合适的地方,再开展第二所分院,换谁去,都不如自己亲自去放心。

况且,退一步,也算是给皇上留下一个证明。

表示自己真的毫无谋反做大之心。

毕竟都干脆利落的“自贬”出乡了,还能怎么一呼百应呢?

学院里不少先生们仍旧难以接受,可一些人,如柏老、曹老等人,却莫名的被这套理论所说服。

他们是知晓分院校的事情的,原本想的是对方随便派几个老师去打前阵,等房子、地方都一并收拾好了,童启再过去招生不迟,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希望自己亲自去选择,从择地开始。

这份一心为了教书育人的纯粹,令不少人都感觉到了自省之意。

果然,折子递上去,皇帝看完后,也是十分的惊讶。

他既震惊于童启竟然愿意用山长之位,来换取十几个百姓的性命,又意外于以华夏书院如今如此庞大的影响力,已经是个完整的书院了,可童启却能够说退就退,毫无犹豫。

难道,对方就不贪恋这背后的权力吗?

他到底图什么?

不为钱不为官,现在连名也能不要,简直令人难以理解。

可想起自己还打算让童启入朝为官,担任辅政大臣的事,他又彻底的安下了心来。

不管如何,对方能够做到如此诚意,便已经表明了对大奉朝的忠诚。

他作为帝王,自然也乐得成全。

尤其是折子上那:“臣自愿前往南方,教化蛮夷,为圣上培养更多的忠良之士……”等话,更是无疑戳到了他的心坎上,让他甘愿给对方留下更多的空间与时间,慢慢科考不急。

大手一挥,同意了童启的要求。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