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中以《斥辽主无道诏》更是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成功留存后续教科书必背课文之一。

文中,他将耶律隆绪描绘成为达目的,什么都能做出的无耻小人,更对其继位不正,二十多岁仍旧屈居于母后阴影之下,难以亲政而感到可笑,形容其是“没有断奶的巨婴”,理应早些退位让贤,让萧太后以女帝之姿,登基治国才对。

那辞藻之华丽,情绪之饱满,引起无数文人大儒的欣赏与赞叹。

更带领着不少环县、西夏的百姓们,义愤填膺,愤怒不已!

华夏书院的学生们很快也随之躁动,沸腾起来,纷纷上书静坐,要求朝廷给个说法,严惩耶律隆绪,并撤回和谈的命令!

他们好端端的山长,连累都舍不得累着,这怎么去了一趟边疆,就重伤了?

我们可是文臣啊!

不是当成武将那么用的!

既然知道有可能和谈难以成功,那为什么还逼着去谈?

这不是虐待文人吗?

京都府、蓟州城、涿州城、瀛州城很快响应,连带着江南不少士子都站在了童启这一边,被辽国的态度所深深激怒。

他们此时此刻,战线空前的统一起来,皆想的是,打!

不愿和谈是吧?

那就打!打到对方彻底认输,愿意心甘情愿跪着赔礼道歉才行!

妈蛋,好声好气说话不听,非得让他们撕破脸了去说,简直就是个贱骨头嘛!

凭什么他们说停火就停火?

人犯我一尺,我就应该犯对方一丈!

侵略是吧?攻城是吧?屠杀老百姓是吧?我们为什么不能反过去也这么对他们呢?

“拿下上京,活捉萧太后!”

“拿下上京,活捉萧太后!”

不知道谁先提出的这个口号,很快的,这句话便随之风靡起来,逼迫的各方知府、县令不得不连番上书,禀告此事。

开封府内。

老皇帝正在徐常侍的帮助下,翻看着吴韧哭诉的折子,其中深情满满,声泪具下的阐述着自己远在广州偏僻之地,没办法代替师长受罪,辜负皇恩、师恩的内疚,更对朝廷与辽国的和谈决定而感到怀疑与不安。

其信中再三询问道,“此事真的是圣上的决定吗?如此保守克制,明明大胜却要上赶着与对方言和,难道不是将开疆拓土的功劳拱手相让吗?臣十分怀疑这乃是小人忌惮明君所行的挑拨之言,还请圣上千万擦亮眼睛,莫要被欺骗!”

那话语中,无条件维护着圣上的姿态,令老皇帝感到身心顺畅的同时,也不免心虚几分。

他不由反省是否是自己太过于胆小了,而对童山长逼迫过多,这才导致了和谈的失利。

朝堂内,华夏书院出来的汪启元、常仕进、刘卜温等新科进士,也在竭力争取着,希望圣上为此事而做出严厉谴责,收回和谈的要求。

不少老旧朝臣,皇亲国戚,尤其是徐将军六皇子一派,皆感到嫉妒而厌恶,口中嘲讽不断道。

“真是够了,不过受个伤而已,你们到底闹够了没有?是,他是为了和谈而受伤,可柏大将军不是已经大军前压,为他出气了吗?你们还想要如何,难不成真的要继续打下去?这场仗都已经打了快一年多了,耗费的银两、粮草不知凡几!如今又加上了火药,光是那木炭、硫磺,哪个不是妥妥的烧钱?国库已经空的可以跑马了,难不成就为了一个人所受的罪,就要把整个国家都赔上不成?”

“就是啊!不过一个书院的山长而已,又不是什么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