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着明黄色常服,正坐在榻上赏析着一幅字画,见到他来,也不令他行礼,忙摆摆手唤道。

“童启来了?快快快,帮朕鉴定一下,这是不是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朕今日刚得此宝,正琢磨不定呢!”

童启犹豫着上前,探头去看。

只见这墨贴郁勃浑劲,元气浑然,雄逸茂畅,舒和烂漫,以熟纸写就,共七页,其间还夹杂着不少涂抹勾改的痕迹。

这么些年,他深驻书院,成天和一众大儒们浸染,自认也看了不少的字画,懂得一二识别之能。

但这一幅,童启还真不敢断定。

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他现代练字的时候,也曾拿过颜真卿的字画作为临摹,偶然听过一嘴此帖的争论,据说原稿已经丢失不见,北宋之后很多留下来的都是摹本。

望着皇帝本人灼灼的目光,童启咽了口唾沫,只能强行架着自己上去分析,道。

“陛下,我看此帖笔法雄健,气势磅礴,确有颜鲁公之风骨,但细察之下,还是有几处疑点的。”

“哦?童山长请细细讲来。”

徐常侍在一旁急的忙使眼色,可童启斜侧对着他,完全看不见,继续道,“颜公书法以中锋用笔著称,笔画圆润而有力,可此帖中部分笔画却略显尖利,似非中锋所致;且颜公所在的朝代纸张质地粗糙,墨色较沉稳,可此帖却光洁异常,墨色偏淡,就连所用的印章,也稍有不同,印尼颜色过于鲜艳,且笔画过于潦草,与颜公严谨之风也并不相符。所以,此帖,我推测,可能乃后代人临摹,并非真迹。”

他一鼓作气,微微躬身,语气平和。

而随着这番直言不讳的话,整个书房内也瞬间陷入了一股静谧之中。

“刺啦”一声,皇帝直接将那副字画撕碎,投入了旁边的香炉之内,徐常侍等人连忙跪下,闭紧了眼,不敢轻呼。

皇帝起身抬眸,看向屋子内正中间的童启,道。

“不愧是童山长。朕信你,既然是假的,那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坐,还不上茶?”

一地的太监宫女这才方如同逃过一劫般,起身上茶。

童启被安排坐在了下面的凳子中,身后的衣衫已经湿了一大片。

他乖巧的抱着茶盏喝水,摸不透此行皇帝的用意,到底是给他下马威,还是拉拢呢?

这一惊一乍的,还怪考验心态的。

皇帝细细打量着童启的长相,慈祥的笑着,“不必紧张,朕只是想看一看能把学生教的如此优秀的人,到底是长什么模样,都说童山长年轻有为,你来了京都,我还没见过便任你离开了,岂不遗憾?这不,只有见了面,才能知晓,你真正的样貌,果然如传闻一般,是个翩翩少年啊。今年多大了,有十四吗?”

童启恭敬的放下茶盏,回答,“刚满十四。”

“不错,这天下注定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朕已经老喽,下一次再见面就不知何时了,那个时候,朕还活没活着,也未可知。有什么想要的吗?尽管说出来,朕皆可以为你实现。”

他这话说出来,底下的人又哗啦啦跪倒了一地。

童启也跟着跪下,口称不敢,道,“圣上长命百岁,请务必不要说这样的话。”

没一个皇帝是想要心甘情愿,规规矩矩的死的。

尤其是坐在这个位置上,掌管空前绝后的权利,谁愿意放权?

童启心知这话也就是试探试探,若他敢迎合,那才是真正的找死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