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行了。
不过那和他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时间进入到了十二月中旬,随着天气渐渐寒冷,华夏书院一年一度的大考,也进入了倒计时之中。
童启与一众先生们筹备着试卷出题的事情,而学生们则在加班加点的复习功课。
这一次考试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分班。
眼见着开春后就是第三届的招新活动,二年级即将前往京城参加乡试、会试,一年级与学前班也因为每个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不同,急需分开教学。一部分升至二年级,准备参加后年的县试,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一年级打基础,与新的学生们合流。
所以此次大考,如同一道分水岭,是进是停,只在一夕之间。
因着半路去参加了一场课后实践,回到书院的柳三变等人补课补的无比狼狈。
尤其是那些缺失的课堂笔记,更是几乎求爷爷告奶奶,才勉强借到了一份完整的,抄写完毕。
谢君仪一脸痛苦,整个人摊在座位上面,如同丢了魂一般。
“完了玩了,顾此失彼,我不会这一年还要再留在学前班吧?我不要!我不要和这群小萝卜头一起啊啊啊!”
他崩溃的抱紧脑袋,难以置信,而旁边的沈亦也在发愁着。
若是以往,他肯定不在乎留级不留级的事情,反正也没想着科举当官,但这一次去了环县一趟后,他已经彻头彻尾改变了初衷,他想试试,去做个对世界有意义和价值,令人记住的人,因此卯足了劲儿,也想往上考。
他要升班,他不想再继续在一年级待下去了!
期末考试,一共持续了整整三日。
考完后,整个书院里严肃的氛围顿时一松,就连安保队也敢大声欢笑了。
学生们自己上着自习,等待放假,而童启则带领着老师们,迅速批改完了所有卷子,将成绩统计清楚后,一一张贴在了公告栏上。
二年级领头的,依旧是吴韧、郭胜开及汪启元,刘卜温和常仕进紧随其后,分数拉的并不算大。
十分稳定。
而一年级则大变了模样,王世昌依旧排名第一,可第二名和第三名则被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士子所占领,一个叫做程勤,一个叫做全岸轩,皆是伊川县本地出身,然后才是莫小川、戚风言等人,小侯爷沈亦,排行第十一名,不上不下。
学前班同样有趣。
柳三变维持第一不动,童庆安则处于第二位,谢君仪第三,而童启的弟弟童淳,却排行第四,依旧吊车尾。
这令其好几日都郁郁不安,提不起劲儿来,深觉丢了兄长的人,还是童启知晓后,为他讲述了丑小鸭的故事,这才勉强安慰了一些。
办公室内,先生们各抒己见。
“我觉得一年级可以从第二十五名开始进行划分,前面的,他们的才学已经足够应付后年到来的县试,而后面的则有些吃力,感觉可以再补一补看看。”温叶辞提议道。
清虚子却不赞同,他深谙人情世故,说道,“若那样,人就太多了些,未免有些显眼。咱们前一届二年级才六个人,这一届就二十五人了?一个县拢共才录取几个人?即便有的不是伊川出身,但同样是河南府内,咱们得给其他人留一些位置。”
“科举哪里有什么留位置一说,有才者居之才是正道,压一年就耽误孩子们的前途一年,何必拘泥?”
……
两方争论着,各执己见。
童启摸了摸下巴,都觉有理,于是直接大手一挥,只将前十人升为了二年级,而剩下的,则依旧保持不动,继续处于一年级的序列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