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但耿灏因家世卓越的缘故,知晓不少国子监各位博士的资历与内情。
姚博士、姜博士年轻时都是关在考院里出过科举试题的,如今两位老博士都已致仕,不再任国子监博士一职,但是……还有比科举出题人更令人信服的评卷批语吗?
至于林闻安更不必说,他只要站在那儿?,便足够令人信服。只不过,耿灏看了他评卷的那篇策论,嘴角便无言以?对地抽了抽。
姚姜两位博士,阅卷时不仅是评分,还会仔细写明哪里好哪里不好,叫耿灏看了还是很有感悟的。
这林闻安呢?他批卷除了评分,批语只写“好”“尚可”“差”“极差”“累赘”“病句”“错字”“一塌糊涂”“不如拿去烧火吧”。
耿灏看完深吸了一口气,默默翻了过去,决定遇到他批的便不看了,毕竟毫无价值!
这人怎么回?事!好生可恶!
第二节 便大多都是讲题、练题,最?后分了个“专项突破”,一堆密密麻麻的题目,还专门附了一本范文?作为答案。
他看了眼,那些“答案”竟然都是林闻安亲自下笔写了,姚博士和姜博士为他批注的。耿灏惊愕地算了算,他竟为这本“三?五”,一口气写了十余篇的范文?!
他看得?眼都直了,虽未细看,他从字迹与批语便知这林闻安写得?一定很好。不是,爹不是还与他说过军器监忙得?很,这林闻安日?日?都熬到宫门闭了才归家吗?事务如此繁杂,他怎有这般多时辰写这些?怎么,独独他一日?有二十四个时辰吗?
耿灏写一篇策论起码要两三?天,有时想不出如何破题,能抓耳挠腮十余日?……正这么想着?,他忽然发现这些范文?底下不仅有林闻安的署名,名下还对应着?署了日?期。
一看,十余篇,他只花了两日?便写完了。
耿灏:“……”他跟他拼了!!
回?想起那冷淡的死鱼脸儿?,耿灏更嫉妒更生气了,但这本书他还是爱不释手地看到了最?后。
半个时辰后,他终于读完最?后一页,也长叹了一口气。他将这本书捂在胸口,神情都有些恍惚了,不住地喃喃自语:“好像真的懂了。”
以?前先生说什么他真是怎么都听?不懂,既不知为何要如此写,也不知为何要那样解。
之后便也愈发不想听?课了。
但他如今好似却明白了。他缺的好似便是这个,他正是需要有人告诉他这些啊!为何以?前博士们都不说呢?如今这本书便好似为他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只需按图索骥往前走?便行了!
且看完后,他便有了个大体?的印象,从最?初知识解析到最?末的习题,每一项都是环环相扣的。那些知识也是从易到难,一步步加深,最?后再以?数量庞大的习题巩固这些知识。
他将这本书看完,便有种他其实不是人,而是一只满丰农场里的填鸭,有人将四书五经中的知识全都搅合成麦粉做成馍馍,不管不顾掰开他的鸭嘴,往他嘴里狂塞的……感受。
最?后一部分,还写的是“全真模拟试卷”,竟按省试府试等?科举场次的试卷规格设计了三?场九卷习题:
首场:《论语》《孟子》经义各一篇,五言诗一首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