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护着你不说,婚事也要往后推三年,那时你可就不小了,又没了娘,爹也不得用,还有什么好亲事等你?这辈子也就坏了。外祖母是怎么教你的,女子在这世道里,最紧要的是嫁去一个不愁吃穿的富贵门庭。”
人只要钱够,能解决身边九成九的糟心事,这是人世间的通识。
杜润青不敢反驳。
万老夫人见她“乖顺”,继续道。
“外祖母也上了年纪,谁知还能活几年。此番我给你找的,便是外祖母尽最大心力,为你寻到的最好的一门亲事了。”
W?a?n?g?址?F?a?b?u?页?í?f?μ???ε?n?2?????5?????ò??
国舅母保国夫人的长子,锦衣卫指挥使魏玦。
年轻高位的锦衣卫指挥使谁不想嫁,侯爷之下,也就是他了。
但杜润青还是觉得这事处处都是不妥。
魏指挥使并不想娶妻,可他母亲却急于要为他定下亲事。
她稍稍目露疑惑,便听见外叔祖母道。
“魏指挥使你也见了,一表人才不说,还是那等平和温润的性子,同传闻里的锦衣卫再不一样。他或许心里还放不下前人,但你只要嫁了他,他必不会亏待你。至于此事能不能成……?”
万老夫人先也有些犯愁,这些日却见保国夫人耐不住了。
年嘉郡主回京,不知何时才能走,魏玦的亲事一年一年拖着,再拖就变成怪事了。
现在京中就有传言那魏指挥使不能行人事,只是碍于他是锦衣卫,无人敢大声罢了。但再过几载还不去娶妻,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保国夫人为儿子犯愁,而照着万老夫人自己的想法——
这次那忠庆伯世子魏琮受了重伤,还留下一命来。若是改日他又上战场,且死在了战场上呢?年嘉郡主膝下无子,成了寡妇,保不齐兜兜转转又同魏玦在一处。
届时堂堂信云伯、锦衣卫指挥使,就只能娶个寡妇过门了。
反正不管怎样,保国夫人急于为魏玦娶妻,但又得不到魏玦点头。此事不能走寻常嫁娶之仪来办,就只能想些不同寻常的办法。
正儿八经的高门贵女,怎么肯走旁的路子?但青儿就不一样了,毕竟身份比京门贵女要差上一些。但好在她是杜家人,魏玦又最是敬仰杜氏。
至于成事的办法,她前几日接京外庙里住持的口,给保国夫人提了。保国夫人还不晓得是她的意思,转回来又借住持的口问她行不行。
到底这办法阴私了些。
可只要能成事,难堪点也无妨,莫要让外人知晓就是了。
但万老夫人并没立时告诉外孙女,怕她到底是在杜家读过书的,怕她不肯。
这会儿只道,“外祖母心有成章,此事你只管全然听了外祖母的意思来办,必然不会出错。”
杜润青莫名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似乎外祖母让她与大姐换嫁,嫁给侯爷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
可那件事就没能成,反而流言蜚语压不住,引得满京笑话……
然而她与母亲就住在外家,凡事还要靠外祖母和舅舅。
不然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能怎样?也去搅动得天翻地覆吗?
听外祖母的嫁人,未必是坏事。
杜润青低着头,“孙女明白。”
万老夫人又吩咐她照看好她母亲,又劝慰了她几句不要多想,更不要再想回杜家住的事。
“终归你大姐没这个诚心,也不会替你娘和你着想。”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