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见,守在她身侧的是他的侍从,她身上披的也是他的披风,她更是立在他眼前。
比从前,恍如在梦里。
不急。
*
原先赵掌柜进京,就是向着自己东家要京城另起书楼,眼下杜泠静真就改了主意要收书起楼,赵掌柜欣喜不已。
至于此楼还不是城外侯爷那座高耸巍峨的大楼,倒是不急。
杜泠静要收书的消息加速向外散去。
她默默数着日子,消息成功散出去,人若还在北直隶,那么七八日应该有回信了。
然而七八日过去,她让秋霖他们把收上来的每一本书都仔细看了一遍,都没发现任何回音。
杜泠静坐在书案前沉思。
在京城那几年,她和扈亭君也不总得闲见面。
但两人都会时不时往国子监附近的那几家书肆里闲逛。
她们看的书,同国子监的学生不太一样,起初杜泠静还没发现这件事,直到一日,她忽的从书肆里其中一本中,瞧见了一张纸条。
是亭君的字,是她读到妙处写下来夹进去的。
她偷偷把那本书也看了起来,把自己读到的妙趣也写了纸条夹进去。
待她过了些日子再去看时,那书册里已经夹了亭君五六张纸条了,还在她的纸条上后面催促她,“快些读,不然我要换下本了。”
那几年,她们偷偷在书册里夹了好多纸,后来亭君都把纸页细细收了起来,偶尔两人信中还会提及此事。
杜泠静坐在书案前。
旁人一时不能领会她的意思,或许是有的,但是亭君不会,她一定会立刻明白过来。
怎么也不见呢?
是消息还没传到吗?
又两日,杜泠静不免有些焦灼。
偏在这时,湛明给她传来了保定书院的消息。
阮恭低声道。
“六爷在保定不知去向了,有人找去了六爷去过的地方,发现地上……有一片血迹。”
杜泠静倒吸一气。
阮恭却连道应该没有大事,“那片血不多,六爷在外游学多年,还有些功夫在身,应该也只是潜藏了起来。”
潜藏起来,是和拂臣众人一道藏起来了?
杜泠静默然,不想菖蒲也跑了进来。
他说沧州扈氏兄妹的老家也来了消息。
“扈娘子夫妻都不见了,独留了女儿给姑母照看。但前两日,竟有人半夜潜入宅邸,想要抢走小姑娘,还把姑娘的手臂划伤了。”
杜泠静腾得站起了身来。
六郎,孩子……邵氏是急了吗?
可她还没等到消息。
房中气氛低低压着,无人敢言语,连风丝都不再门缝里游走。
但侍卫崇平却突然亲自来了。
他躬身给杜泠静行礼,而后起身开口。
“夫人,侯爷请您往城外走一趟。”
第27章
他请她去的城外, 正是那座工部的人建了六年,堪比皇家文澜阁的高耸楼宇。
杜家的勉楼宽阔通旷,楼高三层, 就耗费了他祖父大半的心力。而陆氏这座楼宇有六层之高,层层高阔, 重叠的飞檐向上拔起, 直接云霄,砖石木料无一为次,自不必提,而难得的没有似侯府里一样雕梁画栋, 反而古朴大气,巍峨庄重。
一眼看去, 恰如藏书千万之楼。
崇平亲自为她引路。楼宇门扉大开,穿堂风一涌而下,她拾阶向上,目之所及, 空荡的楼层中已放置起一排一排的书架, 只是书架还空着, 待新主一本一本填满。
他在三楼等待。
杜泠静一路走到三楼,莫名地, 竟还瞧出几分勉楼的影子。
但下一息,她一眼看见了立在阔大檀木书案前的男人。
崇平请她向前后退了下去, 杜泠静见此间除了书架,更布置出了一间通透的书房。
日光从一侧的窗子外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