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当归和茯苓搬去部队家属院去吧。”

看到桃花儿眼中的不舍与愧疚,苏楠也没绷住,哽咽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们肯定会妥妥当当的。”

吴玉珍擦了擦眼角,看向跟着进屋后,如同电线杆般站着的战士,笑道:“这位女同志,孩子还小,让我们家小许再给孩子喂一回奶吧。”

女军人倒也不至于不近人情,不过也有她的执着:“必须在我的视线范围内。”

吴玉珍一脸的感激:“应该的,应该的。”

=

再是不舍、愧疚,回到医院时,许晚春也已经整理好了情绪。

交接患者病例、签署多项保密协议、留下遗嘱、交代抚恤金去向……

被要求提前写下数封“平安信”,交给组织定期寄给家属时,许晚春忍不住怀疑,之前师兄的信会不会也是这般来的……

待完成一系列手续后,下午三点,此次一同参加任务的22人,才在保卫科的安排下,爬上了军用卡车的斗篷中。

历经了11个小时的颠簸,在凌晨两点多时,一行人被带到N市某基地。

在这里,许晚春他们所有人都被要求上交个人的证件与物品,并换上无国籍标识的蓝色咔叽布服装,胶底布鞋,又在胸前口袋中放置一枚代表身份的无字铜质徽章,才开始齐齐宣誓:“生为革命人,死为保密魂!”

一切结束,趁着深夜,再次与N市还有B市的借调医生们集合,然后马不停蹄的一起乘车赶往火车站。

五月初的凌晨4点,N市的空气粘稠如浸了水的海绵,沉闷的厉害。

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却没什么动静,所有人沉默且有序的登上了开往Nan宁军区的,“宁军卫-06”两列绿皮闷罐车。

许晚春他们医院这次来的22人,全被安排在了第二节车厢中。

直到这时候,大家才能吃喝点东西。

馒头这些热食是别想了,每个人配备绿色帆包时,里面已经放置了水壶、搪瓷缸与压缩饼干等物。

列车员拎着一个大号水壶,一一为大家分发热水。

快速吃完、熄灯休息。

也在这时候,许晚春才有机会摸黑给自己扎了几针回奶针,缓解了涨疼才勉强睡了过去……

闷罐车没有窗户,只铁门处留了一掌宽的缝隙,两三个小时后,光柱斜切而入。

挤挨着,席地而坐的医护人员们本就睡的不踏实,很快就有人被光线照醒了。

许晚春也是其中一员,不过为了充足的睡眠,弄清楚时间后,她将屁股下面的稻草拢了拢,努力使“坐垫”松软一些,再次强迫自己入睡……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页?不?是?????????ē?n?????????5??????ō???则?为????寨?佔?点

从N市到Nan宁市,每行驶400公里左右,就要停靠两三小时加水加煤,再加上路况复杂(单轨、多弯道),时不时还要避让民用列车。

抵达目的地时,许晚春一行人在几乎全封闭的闷罐车中整整憋了5天。

Nan宁市只是一个中转站,休整与学习的中转站。

几十名医生才下了闷罐车,又上了军卡。

好在这次没有颠簸很久,大约一个小时,众人就来到了一处秘密军事营地。

负责接待的联络员知道大家累坏了,只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安排了几名战士带人去休息。

虽然营房只是简陋的竹棚,里头也全是通铺,但谁也不嫌弃。

满足的吃了顿热食,又冲了个露天冷水澡后,所有人累到倒头就睡。

后面两天,五六人一组,跟着一名Y国通晓中文的军医学习。

需得熟练掌握200个以上的Y国战场急救词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