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岁, 是一名参加了多场战役的旅长。

数年前胸部被炮弹碎片击中,当时的环境与医疗条件不允许,右肺下叶中余有弹片没能完全取出。

近期从反复胸痛、咳嗽伴脓痰, 发展到了咳血低热, 才去医院做了检查。

许晚春又细细看了患者目前的各项数据,才拿出X光片。

片子上面确实显示右肺下叶处有异物。

但周围肺组织纤维化,影像又很模糊,无法精确深度。

待找出弹片后,要求血管优选修复, 而不是结扎……

坦白说, 以目前的医疗环境,手术很有难度。

“老师, 要查房了。”黄敏过来提醒。

“来了。”许晚春将病例锁好,套上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开始今天的第一次查房……

患者从N市军区医院转移过来, 并不代表就立马可以做手术了。

术前还需要很多准备。

从基础评估与检查, 到术前讨论与审批, 再到患者的状态调整。

待患者体温降到38°以内,浓痰减少, 正式手术时,已经是4天后了。

这台手术,不管是从哪一点看, 都很重要。

所以,除了许晚春这个主刀手外,还有两名助手医生。

其中,宋主任亲自担任了一助。

外加麻醉科主任、器械与术中配合则由护士长亲自接手,再加上巡回护士。

另外还有辅助支持的放射科医生、内科医生、检验科人员……

总而言之, 不管是许晚春,还是医院,为了这台手术,都做了万全准备。

麻醉师通过面罩,开始逐步开放□□吸入麻醉:诱导期、兴奋期、外科麻醉三期……

直到35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肌肉松弛,痛觉消失、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角膜反射消失。

一直监护着的麻醉师才看向主刀,示意麻醉成功。

许晚春点了点头,宣布手术正式开始。

巡回护士看表记时间时,许晚春也拿起了手术刀,沿右胸第6肋间(弹片投影区),切开长约16厘米的皮肤及皮下组织。

再逐层分离背阔肌、前锯肌……

待暴露胸骨后,宋民迎上前慢慢撑开胸腔。

许晚春再次上前,切开肋间肌与壁层胸膜,手动分离胸前黏连后,暴露出了右肺下叶。

X光的影像很模糊,无法精确深度,到了这一步,只能触诊定位。

许晚春戴了无菌手套,右手探查肺叶表面,细细寻找起弹片导致的硬结,或异常波动感。

待摸到右肺下叶背段时,总算感觉到了硬物。

“找到了。”许晚春抬手:“长止血钳。”

器械护士立马递上。

许晚春用止血钳夹持硬物周围的肺组织,开始逐步切开脏层胸膜及肺实质,再向深部钝性分离。

这一步很重要,很容易伤到支气管和血管……

7月份,沪市的温度很高,哪怕手术室内放了冰块降温,极端专注下,许晚春的额头还是渐渐渗出了汗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