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洋此岸的林小堂在与林二玉谈论股票问题的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人们已经开始针对她展开一场全民讨论。

讨论的起因源自一篇采访报道。

报道中的主人公正是林小堂本人。

临近毕业季,那群去国外公派留学少年班天才们也到了回国效力的时候,为了更好的了解天才们在外面做出的成绩,一群有心的记者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对远在国外的留学生们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成绩最突出的要属林小堂。

这五年的留学生涯,她拢共获得30多项专利,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甚至还出版过5本专著,不可谓不充实。

记者了解详情之后,将所有少年班公派留学的天才们的经历详略得当地介绍一遍,刊登在权威报刊上。

一经刊登,林小堂出众的成绩立即引发大众热议。

“这就是那个科大少年班最小天才林小堂吗?她这么厉害的么?”

“果然啊,优秀的人去哪里都优秀,你们瞧,人家出了国,照样表现得出色。”

“听说专利很难获得,她是怎么拥有这么多专利的啊?”

“嗐,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肯定难啊,对人家天才来说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啧啧啧,瞧瞧,这才是为国家争光嘛,我要是有个这样的闺女就好咯!”

……

一时间,林小堂成为全国上下大部分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逮着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时,总要搬出她的名字,念叨一句:“你学学人家林小堂!”

在获得无数小朋友们敬佩的同时,也给她拉了不少仇恨。

平常人家尚且这样,作为教过林小堂的教师,罗主任这阵子甭提有多高兴。

他将刊登林小堂事迹的报纸收藏在办公室,每逢上课期间,总要拿出来给同学念几句。

尤其是介绍获得专利的那一段内容,他特意加重语气,以示重视。

尽管那些专利他也不太懂,什么图像处理方面,什么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他跟看天书似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引此为骄傲。

“看到没,这就是你们的学姐!当初小堂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她以前也在这间教室上课,就坐在四组靠墙的第一排。”

罗主任说着说着,总要去指一指那个位置。

位置上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新面孔,记忆中那张鲜活的脸却时不时跳到他眼帘。

这么多年过去,市三中的少年班招来一批批优秀的苗子,也送走一批批出色的学生,然而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的林小堂。

林小堂去科大少年班读书,还是他亲自送过去的呢!这么多年,他没再送过其他学生,本以为那些尘封的记忆早已在旧时光中冰冻,如今回想起,却宛如昨日。

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转眼,小姑娘也该长成大姑娘了吧?

可惜报纸上没有刊登她的近照。

罗主任心里惋惜一阵,振奋精神,继续鼓励底下的同学们。

“那时候的条件还没现在这么好呢,你们的学姐都能做出这样的成就,你们现在拥有更好的条件,要好好珍惜才是。”

“瞧瞧,多跟你们的学姐林小堂学习,以她为榜样,以后你们也会成为和她一样优秀的人!”

话音一落,底下有个学生嚷了一嗓子:“那她会回国为国家做贡献吗?”

一句话问住罗主任。

他微微怔了一下,很快恢复正常,保持面色回道:“当然,她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当然会回国为回家做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