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碗,竖着耳朵,刘慧芳轻咳一声,“是赚了点儿,咱们现在全国各地的物资流通越来越频繁,对交通运输的依赖也越来越高,我这三辆大车算是买对了。”
当着孩子的面也不好说赚了多少,但能让曾经抠门到大冬天连煤球都舍不得烧的舒文晏喜上眉梢,还给舒老师孝敬了一条中华烟,今越猜应该是赚了大钱才对。
自家这仨孩子太机灵了,大人说啥都会听,万一哪天说漏嘴传出去就不好了。舒今越也只是在心里这么一猜,倒是舒文明看了看饺子里鲜嫩的虾仁,若有所思。
吃完饺子,把孩子们使出门玩,他才问刘慧芳:“大嫂你们公司现在有几名工人?”
“包括赵大勇师兄在内开车师傅六个,每俩人组成一个车队,三辆车轮流开,还有三名搬运工,一名仓库管理员。”
能养十名工人,已经不算小规模了,而她还有更大胆的想法——“我寻思着我以前那公司也要被市交通公司并购了,他们的货车还想处理,不如就再买三辆,现在的货量是真的大,很多时候我车子全都撒出去了,还有人来问啥时候给他们运,钱开的也不低。”
南来北往的货物开始流通了,但运输工具有限,他们搞运输的反倒成了香饽饽,而她们原先所在的运输公司却混到要被并购的程度,今越实在是匪夷所思。
“你们以前那单位,管理上有很大问题,工人工资太低了,驾驶员出去都忙着干私活,哪管什么公家利益。”舒文明哼一声,他想到了自己曾干过很多年的菜站,现在也不行了,大街上自由市场上到处都是卖菜的,比站里的新鲜,比站里的便宜,看中哪棵挑哪棵,谁还会去国营菜店受人白眼呢?
舒立农刚好洗完碗进屋,听见这一句也是想到了以前风光无俩的菜站,“幸好老二和文丽辞职了,不然现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就说咱们柳叶胡同这些老街坊吧,买菜都去农贸市场了!”
农贸市场是啥呢,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里头一块块的分好,卖肉的卖菜的,除了米面粮还要上粮站,其它都能分门别类的买到。
“我听说李大妈最近又活动起来了!”
“咋说咋说?”所有人凑过来,大家已经有段时间没听到李大妈的消息了。
舒立农很少能成为孩子们的焦点,还有点不自在,“嗐,别这么看着我,我也是听你们赵大妈说,她前两天去市场管理处问,想要在咱们对面不远那里租个摊位,说是要去卖豆腐。”
别说,李大妈还真会做豆腐,那是她们家的祖传手艺了,前些年因为没条件,大家也没见过她做,现在忽然一提,上了年纪的都能想起来她们家这一手绝活。
新桥街道办最近正在规划菜市场的事,以前的国营菜市场在柳叶胡同斜对面,槐树胡同隔壁,现在国营的要改成私营的,鼓励个体工商户都进去摆摊做生意,档口开始对外招租了。
“不仅李大妈,听说牛大妈也要去。”
“她去卖啥?”
“她就一公共汽车售票员,总不可能还有啥绝活吧?”
“她没绝活,但她家牛小芳以前不是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嘛,学会了炸江米条和捞油香,听说是要去那里支个摊位现场炸现场卖。”
大家“哦”一声,看来牛大妈这两年也不清高了呀,以前笑话舒文明就数她笑得最大声。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舒文明,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低声道:“连这俩最难缠的都想去搞个体了,你们说咱们家是不是得多条路啊?”
“什么路?”
“要不咱们去卖海鲜吧?”他看向刘慧芳,“大嫂有车子,咱们想想法子,活的卖不了就卖冰冻的呗。”
“可这东西这么贵,也没多少人舍得买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