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真难呀!他不知道要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哥哥,本来他还想让人找几个男模特来呢,这种事情嘛,一味把妹妹保护在无尘室中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相反的,提高她的阈值才是王道。当她见多了会说话讨人喜欢的男人,别的男人再怎么对她献殷勤,她都不会觉得对方有什么稀罕的。

“性很有意思吗?”娜塔莎克服了一下窘迫,好奇又求知欲很强的问他。

咳咳,这个问题哥哥可不太好回答。她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了,但又几乎什么都不懂,哥哥也很为难呀。本来这该是母亲告诉女儿的事情,或者应该是性教育课本上的知识,但美国中学自己的性教育做的就很不怎么样,更别指望中国中学的性教育有多么成熟了。

“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多多了解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至于爱情,亲爱的,会有很多人喜欢你,男人、女人。”

“我说的不是爱情。”

“……”亚历山大有点无语,妹妹一下子就看出来他偷换概念了,爱情和性是两码事。“有爱情才能谈到‘性’,否则跟动物有什么分别?”

娜塔莎认为他说的很对。

SEX。

真是奇怪的东西呢。

*

派对很成功。

第二天,纽约街头大大小小的本地报纸上全是娜塔莎格林伍德小姐重回父母怀抱的热点新闻。十几年前,格林伍德家的女儿在中国“丢失”一度成为震惊全美的头条新闻,中国方面当时也非常配合,动用了大量警力寻找,但那个孩子却始终没有找到。

这件事情本身就像个传奇甚至离奇的故事,人们顿时被这个传奇故事所吸引,很多人打电话到报社,询问到底怎么找回格林伍德小姐的。

美国每年失踪人口有20万以上,能找回的始终是少数,特别是孩子,没有DNA的年代很难找回,孩子长得快,过个几年可能完全变了样。

媒体都认为格林伍德家一定经过DNA技术对比过找回来的女孩,这样的富豪家族不会承认一个“假货”。娜塔莎小姐是如何找回的?她在中国经历了什么?当年她是如何“丢失”的?是谁做出了这种罪行?

疑问很多很多。

第13章 第13章花钱第二步:取现几百万……

而接下来,娜塔莎发现有人上门来给他们一家拍摄照片,并且安排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实际上她对很多事情都无法回答,比如她是怎么“丢失”的,当年她还太小,压根不记得什么;离开父母之后的生活也相对简单,在福利院住了大概半年,2岁多便被养父母收养。

中国的收养制度当时还比较宽松,因此养父母不算太难便收养了她。她被收养后的经历也没有多么苦大仇深,养父母很爱她,对她很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她的需求。只是养父在她12岁的时候工伤去世,养母在她17岁的时候也过早过世。

养父母都是很好的人,社会关系也很简单,没有什么极品亲戚之类的糟心事。养母过世后,她有养父的抚恤金和工厂发放的子女生活费,又有工厂分配给父母的房子,吃住不愁。在街道的关照下,18岁给她安排了工作。

中国的国企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厂区里啥都有,商店、澡堂、邮局、中小学等等,街道将她安排进邮局工作,工作量不算大,邮局很小,连她只有4个人,同事和领导也很照顾她一个孤儿。

亚历山大找到她之后,还很上道的备了礼物亲自登门感谢同事和领导,事情做的非常漂亮,挑不出毛病。哥哥当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