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糖厂原名永青国营糖厂,大门上的厂名已经很陈旧了,原来占地面积非常大,上万平方,从早市街那边的入口走到东侧门都要走二十多分钟就可见一斑。

这里曾经是全国举足轻重的蔗糖出产地之一,厂子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里面不仅有厂房,也有花园、宿舍,还有学校、超市甚至医院,像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早市街这一带,原来就是国营糖厂的家属房,甚至安小屏住着的观音山一带,也有不少人之前是糖厂的职工。

多年前,大量的甘蔗运来永青,生产出甜蜜的蔗糖,以及各类饼干糖巧,不仅是东江省,给全国各地都分享着这份甜蜜。

后来,市场化之后,国营糖厂的业务量不如之前,经过几次整合和私有化,只剩下一小部分厂房还在开工,之前荒废的地方和剩下的厂子一起,成为政府这次改造项目对外招标的改造项目之一。

老糖厂的楼建得很有特色,不同于一般的工厂,整个厂风格统一,专人设计施工,是很特别的旧苏联建筑风格。红砖和连片栽种的凤凰木曾经见证了糖厂的辉煌,但年久失修,许多建筑已经老化,再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但仍旧是许多永青人的记忆。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页?不?是?ⅰ????ü???ε?n?????????5??????ò???则?为?屾?寨?佔?点

可以说,当时老城区这里闻名的食品工业聚集区,就是依赖着这个巨大而巍峨的糖厂建造起来的,如今却是全然落魄了。

“这块地的规划是改造成大型主题公园,或是展览馆之类的,内设部分商业地块,但江理看完之后,对这里不太满意,”李书妍道,“这些老建筑许多都不允许拆除,修旧如旧的要求高,附近的人流量和消费力不够强,建好了也不会有什么高收益。”

这一些所有的投资商都看得到,这可以说是一个半公益性质的项目,老城区改造有油水的项目太多了,这个完全排不上号。

李家之所以把这个列为考虑之一,就是觉得糖厂的寓意好,甜甜蜜蜜的,刚好把这个项目给江理练练手,也作为两家一起投资的新婚纪念礼物。

但江理显然不是什么感性的人,站在商业的角度考虑,他更倾向于另一块空地。那块地在永青二中附近,可以用来建商品房,那块地是学区,必定会有市场,怎么看都比老糖厂这块地有价值。

昨天两个人是来实地看看,顺便带上了心情不大好的陆嘉和以及无所事事的徐风,遇上了意外也没打乱这个项目计划。

江理更坚定自己的想法,糖厂这边没有价值,不值得投资。

李书妍知道他说的有道理,但思来想去,还是大早上一个人偷偷过来,想再来仔细看一遍,她总是有点不甘心。

“你心里是更喜欢这里吧,”姜汀州道,“比较建千篇一律的商品房,没有糖厂这里有意思。”

李书妍点了点头:“嗯。”

她昨天来就觉得,这里真的很美。

她是永青人,对糖厂一样有感情,倘若这样荒废下去,那就太可惜了。

倘若是二选一,姜汀州会建议李书妍坚定内心的选择,要糖厂,哪怕是从收益角度考虑也是这里更好。

这里有政府支持,有原来的建筑打底,文创园的效果是不错的,之后复古怀旧风一直很火,渐渐吸引了很多网红打卡,甚至有游客,长期来看,虽然赚的不多,但已经是老城区改造里为数不多能缓慢赚钱的项目,长线效益很明显。

比较起来,现在抢红眼的那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