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东西打电话不方便说,只能面谈。

“已经找了国际上负责专利事务的公司注册专利了。”

这说的是秦天南提供的那两款“汉方药”,大建中汤和金匮肾气丸。

不光是注册专利,还要获得GMP和FDA认证。

GMP是欧的,FDA是M的。

这两个认证在后世也被很多无良商家用来误导消费者。

这认证其实包含了食品和药品。

即使通过认证,也并不代表就是合格的药品,可能是食品,可能是有一定功效的保健品。

公众认为通过了FDA认证的药品就是合格的药品,其实说的是药品注册监管,通常都是针对化合药的。关键字在注册。

没有一款中药能够通过FDA的药品注册,一直到几十年后也是如此。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秦天南一开始也是冲着食品和保健品认证去的。

没办法,现在的规则是人家说了算,要想把这些药物卖到国外,就只能这样。

说到这里,秦天南忽然想起来了青蒿素。

她只知道青蒿素在研究出来之后,没有及时注册专利,并且由于国内学术研究者们对西方残酷资本世界不够了解,没有保密意识,直接把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相对构型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等于说是把青蒿素最大的秘密都公开出去了。

紧接着又有不同机构争相发表论文,把青蒿素的完整提取方法、药效等等全部资料都给公开出去。

这个时候,青蒿素的基础技术已经不可能再被注册成专利了。

专利注册要求新颖性,要先注册后公开,而不是先公开后注册。

根据这些技术资料,西方资本对青蒿素展开大量研究,抢注了许多周边衍生专利。

后来中夏国又研究出来了复方蒿甲醚,吸取教训第一时间注册专利,但也只是在国内注册,为了在国际上注册下来专利,不得不跟国外医药公司合作,中夏只收取专利费,把国际研发权利都交给了国外公司,也就是说,中方彻底丧失复方青蒿素产品在国际上的销售权,这给后来国外医药公司反过来利用青蒿素绞杀中方药企提供了极大便利。

秦天南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回去之后要好好查查,能挽救就挽救。

她主要是记不清楚时间线了,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她不是参与者,具体时间线记不清。

在世界范围内相对于化合药来说,中药的市场小得不值一提。

但化合药,中夏国起步太晚了,现在国外各大医药公司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积累,而国内还是从零起步。

药品研发不是简单的科技发明,是大量科学家多年的积累。

一直到几十年后,中夏国在军事高新科技等诸多领域都称王称霸,可在化学合成药上,却依旧没有多大成效,落后国外非常多。

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

但秦天南也有自己的优势。

药物研发的过程非常漫长且复杂,很多时候花上几年十几年都不一定会有结果,就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多了。

化合药就是这样。

有时候科学家对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好多年,最后却发现反而是其衍生物针对某些疾病的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些化合物,科学家发现的时候初步试验觉得不行,被各种理由放弃,但后来机缘巧合又重新拿起来实验,结果就成功了。

化学制药行业失败率太高太高,所以研发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