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二月他们依旧供货200万吨。
在这样的时候,这点货十天都用不了,上来就卖光了。
这就导致了,其他日化产品,在其余的二十天,照旧有人抢购,照旧卖的库存都没了,照旧赚的盆满钵满。
只有他们,在赔钱。
但三月,他们依旧面临是违约200万,得罪梅树村,还是赔十几万的选择。
前者代价太惨重了,不仅仅是钱,还有在夏国市场的发展机遇,而且根据他们对夏国历史上物价上涨的了解,从来都没有长时间不受控过。
所以,三月份,他们依旧咬牙送来了约定好的200万吨产品。
第147章
200吨看起来多, 也就是160万块香皂,40万袋洗衣粉,放在梅树村一千多家店里, 平均每个店铺只能分到一千多块, 二三百袋。
在这样大抢购的环境下,这点货紧着卖, 也就是五六天就没有了。
然后按着约定,王罗阳就会给两家打电话,问他们要货,这么低的价格, 自然是不能再给了, 非但如此, 他们也提了条件:“原材料涨的太厉害了,这个价格我们赔的太多, 得涨价。”
王罗阳倒是好说话,一听就说:“是啊,谁能想到, 就过了个年, 这市场立时不一样了。”
“你们这个价格的确算是最低的了,老百姓也认, 我们的门店每天不知道多少人来问你们的产品到了吗?大家都觉得,你们是最贴心的日化产品。”
这话说的, 董方行和蒋汉海都心里舒坦, 但王罗阳话音一转, 就说了:“那就按着咱们合同来,我们当时签的是上浮不超过6%,你们准备提多少?”
要知道, 他们的售价是香皂三毛八,洗衣粉一块四。
涨6%,也就是除菌香皂的售价涨到四毛,涨两分钱,一个月少赔三万二,洗衣粉的售价涨到一块四毛八,一个月少赔六万四。
在夏国如今工人平均工资不过百,这些钱看起来是真不少,可问题是,对比他们一个月赔出去的,那真是杯水车薪。
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董方行都急了:“这也太少了,我们一块香皂赔一毛七,还有其他成本,这两分钱,不管用啊。要是这么卖下去,我们太吃亏了。”
那边蒋汉海也是一个意思:“我们想要涨价到一块八,这样也是最低价,能够赔的少一点。”
这显然是做梦呢。
王罗阳也没生气,而是跟他们就事论事,“当初咱们可是签的合同,白纸黑字写着,而且还按了手印盖了公章。我们得按照合同办事啊。”
董方行都急了:“当时谁能想到,物价涨的这么快呢。咱们是签了合同,可咱们也是合作伙伴啊,天长日久的,是要长期合作的。你们不能捏着合同就不顾我们死活。”
“你知道我们一个月要赔多少钱吗?”
自然不止这批货赔的钱。商品的成本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