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已经对我们发起了进攻,他们是有理有据的,他们甚至还有一个现成的科普节目。你们拿什么反击?你们告诉所有人,坐在这里的所谓的主编编辑和记者,其实都是一群白痴吗?”
有人显然是想解释一下的:“这只是个巧合!”
“不!”对方冷笑道:“这不是巧合,这是你们的傲慢造成的结果!你们以为魅力微笑来自于夏国,那是个贫困落后的国家,他们是弱势的可以欺负的,你们可以从中牟利!”
“但是,它既然站在了这里,就说明它的能力是足够的,你们看低了它!你们一向如此,收起你们的傲慢吧!”
“你们为什么敢做这样的报道,你们在后面到底有多少的小动作,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页?不?是?ī????ǔ?ω?€?n?Ⅱ???????﹒????ō???则?为????寨?站?点
这种指责显然让人并不愉快,一位副主编立时反驳:“你这只是马后炮。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的话,那只能说这一次,上帝没有站在我们身边,运气差一点而已。”
“你们应该……”
他们正在吵闹的时候,突然门打开了,主编哈姆从外面走了进来:“詹姆斯先生已经有了决定。”
詹姆斯是《昨日美国》的大股东,他的决定就是最终的决定。
周渔在回酒店的时候,问戴维斯:“我可不可以雇佣乔治一次,明天早上拿到报纸,给我报一个信。”
戴维斯笑着说:“我想他一定很乐意。”
显然乔治对挣钱很感兴趣,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周渔又在睡梦中被吵醒了,乔治大声地跟周渔说:“周总,我拿到了最新一期的《昨日美国》,他们在头版进行了反击!”
周渔说:“能给我念一下吗?少年!”
“非常荣幸!”乔治立时念起来。
周渔听了听就知道了他们的思路——他们不准备妥协,想要干到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抛却剂量谈毒性是伪命题,有害就是有害,不能因为含量少而豁免。
他们说——化工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太多东西进行了妥协了。现在,我们还能妥协吗?那以后还有什么不能妥协?
不得不说,即便是反驳,《昨日美国》也找到了一个好思路,他们这样写就等于承认了二恶烷其实真的没有那么有害,但是,他们开始换了一种思路,告诉大家,但这件事是有害的。
——日化行业隐瞒了这么久,他们是想干什么?
甚至他们还扩大了范围,进行了深挖,然后得出来一个恐怖的结论——如果这一次妥协,那么后面会有更可怕的事情,这些商家会隐瞒更多的真相。
这种办法在辩论上叫做扩大论题,一般情况下是很管用的。因为他们得出的结论的确是很吓人。
不过这次,周渔挂了电话后,直接扭头睡觉了——他们走了一步特别臭的棋。
显然,于芳菲和戴维斯作为日化从业者,都跟周渔同频,《昨日美国》的确是把自己摘出去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