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建这人,什么都挺好,人灵活也肯干,就有一点,见识不够,这也是周渔创业团队的主要问题——学历不够,平均学历初中,她想着不行得问问马教授,其他学校有没有夜校,给他们报个名读读书。

她先回答:“他们改也没用,一是价格下不来,二是工资上不去。从内到外都不可能跟咱们竞争的,你放心吧。”

顺手,她就把名单拿了出来:“人的事儿这么解决,这是这次粤东那边聘请的25个翻译,他们不是全部都学的外文,但表现都很好,我让于芳菲问过了,很多人都有意向加入我们,你和于芳菲商量一下,趁热打铁,把人招来,大四没什么事干,让他们过来实习。”

“另外,你们再研究研究,继续招人,二号店那边已经差不多了,当地招一批,咱们这边还要过去一批。另外,浙东,西山两个省的商贸团团长,哦,就是他们商务厅进出口处处长,都跟我表示过,欢迎我们过去开店。也就是说,三号店和四号店也有眉目了,赶紧把人招进来。”

王建都愣了,他眨眨眼才反应过来周渔说的什么,浙东和西山可以开店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周渔一直想以南河为基点,向着全国辐射。他们的设想是,省会建立商场(对外叫一号店二号店……),站稳后,由商场向地级市辐射门市部,如果门市部站稳了,就再以各种方式向着县乡进行覆盖。

所以省会的商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因为各省政策不一样,所以至今除了粤东吴县,还没有地方可以开出第三家。

这一个广交会就有这么大的好处?

王建愣完了就乐了,“真的啊!真可以啊!”

周渔点头:“真可以!觉得合算了吗?”

王建连忙点头:“这样当然合算,这是好机会啊。”

哪里想到,周渔又拿出了一沓子合同,跟他说:“这里有132家企业,是这次全国各地参展的企业,产品各种类别都有,质量也是一等一的好,我跟他们签订了初步合作的合同,你带人研究一下跟进,赶紧把事儿定下来!”

王建简直不敢置信,他连忙拿了过来,瞧瞧里面是什么,然后就发现,服装箱包日用百货,真是什么都有,而且都是不错的牌子。

一号店原先的海市皮鞋厂撤了柜,一直没有更好的牌子,现在倒好,浙东的金牛皮鞋愿意合作,他都可以想象,这几百种产品放到了一号店,那是怎样的繁荣?!

王建没忍住,直接哈哈笑了起来。

周渔都被逗乐了,不过他也没笑几天,周渔在省会待了两天,还落实了一件事,南河大学经济学办了个函授夜校,周渔给一号店的管理人员都报了名:“公费,读出来后,每个月在原工资基础上加10%,提拔优先。”

于是,乐的让人看了好几天后槽牙的王建,赶紧报了名,他回家悄悄跟老婆芳芳说了自己的猜想:“我猜周总是嫌弃我见识不够,我得好好学。”

芳芳扭头将这事儿告诉了王建的小姨姜桂香,姜桂香又打电话讲给了周渔,周渔没说是不是,而说的是:“我等着京市店筹备,让他去呢,让他好好读。”

这是周渔回到南州的第一天,南州肥皂厂那里,终于有消息了。

周渔直接去了伍月华的办公室,伍月华跟她说:“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