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获成功。”

“所以,在没有得出我们真的不行之前,我希望大家拿出一些坐火车的时间,支持一下我们。我们商情组趁着人少,将会对各厂进行信息核查。”

“一方面,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任何的改变都有可能得到外商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许一些被忽略的不经意的小信息,就可能促成一个交易。谢谢大家配合了。”

周渔话落,干脆直接介绍了剩下的四名组员。

这会儿大家坐火车本就没事,而且周渔刚刚还说了一堆商情组的好处,大部分人都是挺愿意的,就算有人觉得没啥用,也不好像刚才一样,直接表现出来了。

毕竟,周渔把工作已经做到位了,再叽叽歪歪的,就是影响工作了。

所以,这一路上,商情组的工作倒是进展顺利,最多就是大家被问烦了——商情组要的信息实在是太详细了,这参展产品都已经报上去了,他们还居然问,你厂里除了这些还生产什么,过去有没有什么产品现在不生产了,还有没有什么库存卖不出去?

江州灯泡厂的厂长苏美盛就说了:“过去停产的就是卖不好,现在库存的也是卖不好,这种我们都不要的东西,人家外商怎么可能要?你们问详细是好事,可也不能啥都问吧,这都没用!”

恰好收集信息的是薛霞,有点面上挂不住,只能说:“万一呢。你们厂是生产过彩灯是吧。”

“对,还库存两万多条呢。给香江的,人家后来不要了。”

薛霞就把内容写上了,等着苏美盛这边问完了,也到了吃饭时间,她回到座位忍不住跟王秘书说:“这样真有用吗?我快顶不住了。牢骚不少的。”

王秘书也心里没底,瞧着远处还在跟人聊的周渔,只能说:“资料越全,用的时候越轻松。组长有自己的考量。”

薛霞小声说:“我不是不支持,我觉得组长说的挺好的,这真是个好办法,我就怕做不到,咱们才五个人,说的这么全面,哪里去弄这些商情啊。”

王秘书其实也心里打鼓,还瞧着没人的时候专门问过周渔,“你们梅树村来了多少人?”

周渔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他现在老打鼓呢,听周渔当时的口气,四五个不管用,最好是有十个,十五个就更好了!

两天一夜时间,商情组算是将贸易团问了个底朝天,用苏美盛的话说:“几十年的老底都抖落出来了。”

不过,他们也心里清楚,虽然嘴巴嫌烦,但最累的还是商情组,那么久的火车坐着都累,他们五个包括周渔在内,没一个偷懒,让人敬佩。

所以,即便到了后来,大家也累了,却反而没有了开始时的牢骚,都挺配合的。周渔也挺感动的,一群可爱的人们。

就是她的动机总被怀疑,有个大姐是立新机械厂的,还问她呢:“周组长啊,你是不是想从政,要不费这个事儿干什么?”

周渔只能回答他们:“没有,我就想经营好我的生意。”

等着到了粤东,已经是第三天了,一群人明明坐了那么久,却一个个面带菜色,精神萎靡。好在这边离着广交会场不算远,大家相伴坐公交车就过去了。

南河贸易团入住的都是粤东饭店,刚住下,王秘书就问:“你们梅树村的人也住在这里吗?”

周渔摇头:“他们不住在这里,他们分散住在了外商入住的酒店。”

王秘书有些吃惊:“怎么住那里去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