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学风本就浓厚的梅树村再次进入到了疯学阶段,人人都知道:“读书有出路!”
到了七月,先是徐一骏在一个夜晚突然打了电话过来,告诉周渔:“过了。”随后是章玲的电话打了来,“定在7月4日播出,时间是新闻联播后。”
居然放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时间,显然对倡导服务新风是极为重视的。
7月四日这天,先是国家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主义更需要商业道德》的文章,吹响了这场对于服务新风讨论的最终号角。
随后,当天晚上,习惯了看电视的人们,在新闻联播结束后,像是平常一样,等待着天气预报,看看明天是什么天气。
往日里,从七点半到七点三十五,中间的五分钟都是广告时间,说真的,这会儿的广告没什么看头,而且显然这些广告投放时间都是成段的,最近都是北京手表厂和甘省一家酒厂的广告,大家也看够了。
哪里想到,今天却不一样,手表的广告过后,出现的不是一个酒瓶,而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场景——百货大楼!
这怎么跟平时不一样了。
然后就瞧见柜台前面站着几个顾客,而柜台后面,两个售货员正在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
为首的男顾客小心地问:“同志,能不能把那瓶洗发膏给我看看?”
售货员略微抬头,吐了口瓜子,跟没听见一样,接着聊了起来!
这场景可太熟悉了,津市纺织厂的女工赵云,这会儿好不容易忙完了一天,收拾好了碗筷,坐下来看看电视,顿时怒了:“这电视怎么回事?也不拍点好的。去供销社就这样,怎么看电视还这样,气死了!”
不过,她的话音刚落,就瞧见情景一下子变了,这会儿则变成了百货大楼里,一对年轻的新人站在服装专柜面前,一个售货员正在低头打毛衣,女孩笑着问:“售货员,您能把那件衣服给我看看吗?”
售货员头也没抬,“你买吗?不买不给看!”
赵云都蒙了:“这是干啥?把他们的样子拍出来给我们看有什么用,他们又不改!”
赵云的丈夫也坐了下来:“不能这么干!这可是国家台,往下看!”
果不其然,画面一转,就瞧见第一个买洗发膏的男顾客出现在另一个柜台前,售货员正微笑着冲他说:“买东西就得多看看,我们这里有三种洗发膏,我都给您介绍一下。”
随后,第二个买衣服的女孩也出现在了一家新的百货大楼的服装专柜,这次并没有柜台,售货员拿着衣服对女孩说:“试试吧,试试才知道合适吗?”
随后场景变化,并排的两个百货大楼,一个门可罗雀,贴着倒闭分流的标题,一个门庭若市,上面写着新店开业。
最终,一个大标语打了出来:礼多生意好!
说真的,这广告其实在后世看很一般,还有些直接和简陋,与周渔一开始设计的也有些不同,但不得不说,在1982年,这已经是新潮了。
这是一个故事性的广告,是原先没有的。更何况,它还用了对比的手法,生动表现了服务不好可能导致的后果——倒闭。
这一方面是解气,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新导向。
周渔虽然觉得一般,可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