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是服务,如果服务好,换成一号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这几天主编去了三趟国家台,终究将这个公益广告过了关,他不得不说,不放弃一切机会的周渔和博大宽宏的主编,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

仿佛是通关游戏一样,这个电话上午来的,到了下午,国家台广告部审核办公室的电话也打了过来,“是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吗?你们的审核通过了,可以带着广告母带过来了。”

第58章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

张小翠和周三春这几天都已经呆烦了, 听了后恨不得立刻跑去国家台,让周渔哭笑不得:“说什么就什么时间,去了也没人。行了, 接着干活去吧。”

来京八天, 周渔他们也没闲着。

开始是拜访了供货厂,随后又考察了一下百货大楼和供销社, 外加找了找京市一些电器厂——这会儿京市手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都有生产线,周渔的一号店还没有电器,一直想要谈个合作。

不过跟上次一样,被很直接的拒绝了, 人家说的也清楚:“我们产品凭票都买不到呢, 哪里有给你们的?”

周渔只能暂时作罢。

他们这两天的任务则换了一个, 考察一下京市个体户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开新店面。

毕竟如今国家台都可能要上了, 趁热打铁,这会儿如果能在京市开个梅树村二号店,那才是将知名度落实了呢。

不过, 异地开店显然难度不小, 事先要做好调查,周渔原本准备派人专门过来调研, 只是这两天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带人先看看。

看看就发现了问题。

南河不算发展太快的省份, 比之南方差远了, 可个体经济这大半年也是突飞猛进——省城里有几条街已经开始形成规模, 不少摊贩都在那里摆摊,平日里人们要买东西,已经知道往那边走了。

即便是南州市, 也有不少摊贩开始租赁商铺,开设门店。

只是,京市看起来远不如南河,街上小摊贩压根没几个,问问生意咋样,摆摊的一说就叹气:“不咋样,不怎么好。”

还想再问问,人家也不愿意多说,只能作罢。

连周三春这种去哪里都能交上朋友的,都没找到几个愿意谈的,“真是奇了怪了。”

这会儿,他们要出去,张小翠就问:“咱这会儿去哪里?”

周渔看了看地图:“咱们今天往西走走吧。那边离着市中心近,看看是不是好一些。”

三个人锁了门就出门去了,一路顺着地安门西大街往西走,倒是瞧见了不少京市人生活的场景,碰到门市部和供销社,他们进门逛逛,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报专题的原因,今天几家服务态度都挺好的。

就是一个摆摊的都没有。

周渔他们觉得是不是大街上不合适,干脆拐进了巷子胡同里,没想到,还真让她碰见一位——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看到他们进来,就往他们跟前凑。

这阵势,真的特别像是去年他们刚刚开始卖蘑菇的时候,大家都在化工厂家属院门口挎着篮子,也不敢把里面的菜摆出来,有人来了就上前问一嘴:“买菜吗?”

这个大姐问的是:“买袜子吗?京市袜子厂的货,丝袜,夏天穿最好了,质量可好呢。”

周渔点头:“我看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