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渔根本没空搭理他,而是接着说:“刚刚那位同志说,难不成非硫磺皂不可吗?我告诉大家不是的。海市日化最近出了一款叫做杀菌皂的,也是有杀菌功效,还有南州肥皂厂最新研制的大黄药皂,采用了中药大黄,有抑制皮炎的功效,都是可以的。”

“大家可以放心,一号店的商品绝对有质量保证,欢迎大家去那边的柜台挑选使用!我们这里需要搬一下东西,打扰大家了。”

立时有人就说:“没事的,赶紧搬吧!”“对啊,我们也不想买!”

而那六位小姑娘也说:“那我们就去试试这两款,我们不用硫磺皂了!”

一时间,剩下的柜台人更多了,刚刚还热闹的南河日化柜台冷清了下来。

那么多人,东西摆在外面再多也有限,很快就搬完了,王建叫着王一去会计室结账,王一到回去都昏昏沉沉。

倒是薛兰山瞧见他回来了还问:“怎么这么久?”

王一是真恨死薛兰山了,又不是他想撤,都是薛兰山的主意,这要追究起来,自己肯定跑不了。

想了想,他干脆瞒了一半,只说了周渔让当众撤柜的事儿。省的薛兰山有准备,提前甩锅给他。

薛兰山气的直接拍了桌:“真是小人!”

倒是一号店的人,听了都挺振奋的,原本是看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门的担忧,如今却是他们辩论就辩论吧,反正我们生意越来越好的淡然,服务态度更好了。

连食堂都说:“今天晚上的米饭包子比平时多了三成,前几天他们都心情不好吃不下,今天可算是放开吃了。”

周渔:……

当然,王建和张小翠作为一号店的负责人,是最兴奋的,他们也觉得周渔说得对。

等着周渔一回办公室,跟着的王建就忍不住说:“经理,你说的可真好,我心里都亮堂了。我想把这话传出去,让更多的顾客知道,也让更多的供应厂知道。我猜想,有了这句话,能安不少厂子的心。”

周渔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她点点头:“想做就去做吧。不过,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别人的回心转意,不是说已经有十来家民企找咱们了,仔细考察一下,留好后手。”

王建连忙点头,他还是很担心:“经理,你说这场辩论还需要多久啊。”

周渔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推断,但是绝对是空穴来风。记者徐飞采访完刘庆芬是八号,当天晚上就回了京市,依着她对记者的了解,这篇稿子大概在九号十号就写完了。

而专题里的京市百货大楼事件,其实是五月发生的,周渔猜测,这个专题里的两篇文章是早就写好了,只是缺一个正面的例子迟迟没发。

那么最晚这个专题十一二号就可以上报了,为什么拖到了14号才出来。

周渔的推测是,这样的选题一定是经过了相关部门审核的,既然能登出来,那么一号店多雇佣几个人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他们还有其他漏洞吗?没有!

所以,他们得到支持只是时间问题——无论这场讨论是不是有意的。

因此,她只能说,这场讨论绝对不会几天就结束,可能是半个月,可能是一个月,她说:“总不会比我们开起一号店还耗时。但我们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