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都愣了,“这么大彩电,干嘛给同事。哎呦大家都想看呢。”
刘庆芬就说:“我想考大学,原先没钱,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们家要彩电也没用啊。”
这样一说,别人也没话说,只是看电视的希望落了空,就有调皮的半大小子往院子里扔东西,弟妹想出去质问,都被刘庆芬给拦住了。
这会儿居然又有人来了,刘庆芬准备不吭声,结果外面却说:“你好,我是国家日报的记者徐飞,我想采访一下你。”
居然是报纸的,还是日报的,刘庆芬是日报的投递员,现在技术发达了,国家日报排版结束后,通过传真发给各省市日报印刷厂进行印刷,由投递员统一投递,这个名字她有印象,她问:“你采访我干什么?”
徐飞在外面说:“我想做一个关于一号店服务的报道,是正面的,想从一等奖入手,想问问你今天的感受。可以聊一聊吗?”
话落,咯吱一声,刘庆芬打开了门,“你有工作证吗?我可是报纸投递员,我认识的。”
徐飞立刻说:“有,我给你看!”
第二天,周渔带着梅树村的人就回了家。歇了一天,就跟着伍月华去火车站接了顾承耕。
这是时隔五个月后,周渔再一次见到顾承耕,上次见他,这位县长就给周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见他又有不同,他的两鬓居然生了白发,周渔可记得他才27岁。
这次南州市是由张宁副市长带队,所以并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过顾承耕显然是认出她来了,冲着周渔笑笑点了点头。
南州想跟吴县合作,做北方的冬季菜供应点已经很久,之间的不少细节都已经沟通过了,更何况,按着夏国的传统,来访第一天肯定是谈不到特别关键的地方,上午先陪着吴县一行人在南州逛了逛,下午就是吴县一行人做报告。
周渔跟着听了两天,倒是对南州的政策更了解一些。不过她属于这里面的小兵,倒也没有跟顾承耕交流的机会。
也就是第一天交流结束后,有个自由谈的时间,顾承耕走到了周渔的跟前,笑着说:“我听了你好多故事。种蘑菇的,还有开门市部的,可惜我们这次时间紧迫,要不我非要去看一看你的一号店。”
“您感兴趣吗?”周渔大胆地问,“它可不止是一号店,还可以是二号店三号店。”
谁都没想到,周渔还是胆子这么大,居然在这里还敢推销她的门市部,这可是跨越了千里呢。
周渔的老熟人,采购组组长卓翼,经过上次和周渔一起定菜卖蘑菇,已经很熟悉了,这会儿都想给她拉住,副市长可在呢。
哪里想到,顾承耕居然说:“我们今年开始,已经逐步向着南菜北运南方集散点发展,吴县虽然是一个县城,但每天经过的货运量已经排列在粤东之首,来往的商贩也是急剧增加,我们的确需要招商引资,将县城环境建设得更好,周经理,就算你不说,我也是会邀请你的。”
“不过这次我的时间有限,不如这样,你能否写份详细的材料,交给房名,我们会着重考虑的。”
这不就是有意向吗?
周渔立时笑着说:“好的。”
行程安排的非常满,而且两天过后剩下的具体协商,都不是周渔能参与的,所以,第二天活动一结束,周渔就专门去跟顾承耕告别。
顾承耕看着她遗憾地说:“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