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家付出的代价却很小,你们只需要提供给我一部分货品,食品厂日生产麦乳精上千罐,我只要两百罐。服装厂日生产上百件,我也不过需要一天的产量。做生意没有百分百的确定,但以极小的代价预定下一个有潜力门市部的未来,海市日化厂认为这是个好买卖。”
“你们觉得呢!”
第48章
不得不说, 周渔的说话是很有技巧的,不过了了几句话,就让大家兴奋起来。
几乎是话音一落, 不少人都忍不住纷纷交流。
这个房间并不大, 周渔一共摆了六桌,每个桌子四把椅子, 这会儿有一桌全都坐满的,是李晓明这桌,除了食品厂的吴少学,还坐着服装厂的许丽华, 和保温瓶厂的苏建生。
吴少学小声冲着李晓明嘀咕:“怪不得你们签约了, 这周经理是从哪里冒出来, 可真会讲。你看看,原本我们这些单位的产品, 都是供不应求,人家都是求着我们供货的,到了她这里, 反倒是帮了我们的忙了。”
“可你说不对吗?”吴少学摇摇头, “可她说的真对。”
大家都是干业务的,虽然说没经历过市场的洗礼, 但这两年也摸着点了,太知道市场是个什么样子了, 那就是大海一样, 浪来浪去, 波涛汹涌,变化莫测,今天你占优, 明天说不定就不见了,这两年,被淘汰的厂子还少吗?
但他们始终不理解,怎么就这样了呢,我们在过去那么多年,不都活的好好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行了?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被淘汰,保存既有优势呢?
这是个难题。
所有干这一行的,在前沿踏着海浪摸索前进的人,都会想一想的。
今天,周渔给了他们一个答案——销售渠道。
开始还不理解,但周渔的比喻可太逼真了,她用了广交会。
夏国的广交会已经开了数十年,谁都知道,上了广交会,能和外国人做生意,一是能够给国家创汇,二是创汇后还能拿补贴得表彰扩名气。
——只有最好的产品才能出口的,有了这个名头他们很多商品内销也是供不应求!
而现在,周渔告诉他们,这就是渠道,你得有渠道,才能让产品卖出去。
这么一说,谁不懂?上广交会不能说千里挑一吧,也得是百里挑一的厂子。
但这个选拔不是全国所有厂子拉出来大家排个名选拔的,而是各地市选拔,那就代表着,明明有的厂子实力更强,但因为所在地市竞争大,就被放弃了。
就这么一个机会没把握住,几年下来,有的厂子就能发展迅速成为行业明星,有的厂子只能偏居一隅,吃饱饭而已。
他们不是没有这个意识,其实平日里说起来也多感叹,但从没有这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