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环境,结果没理由会不一样。

然而挫折偏偏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一期的培育中,所有样本组的生长状况都不理想,虽然成活率达到预期,但有效成分的积累效率参差不齐。

这一个挫折,把前面所有的顺利都打回了原型。

因为这是一个所有小组都无法解释的问题。

同种的样本,种到同样的环境,结果怎没就不一样。

甚至同样的异界样本,就从它身上截取一部分,栽到它旁边一模一样的模拟环境里。

最后有效成的分积累效率,都会出现巨大差距。

会产生这种差距,只说明一件事。

这不是模拟环境的问题,这是她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卷刺仙人掌产生有效成分的过程。

研究组只是尝试性地将这株异世界植物,套到了蓝星的系统框架内,按照理解蓝星植物的方式去理解异世界植物。

因为它们看起来的确很像。同样需要土壤,同样需要阳光,也许只要模拟出这些,作物就能照常生长。

最初一系列的顺利,更是给了所有研究者一种,“也许真的碰对了”的错觉。

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不到最后一步,前面碰上再多,也不能说是好运气。

因为异世界有异世界的规律,蓝星世界有蓝星世界的规律。

一些看似相同的东西,挖到深处可能都是似是而非的。

不掌握深层规律,不通过两个世界规律的比较和转化,是无法真正掌握和应用另一个世界的资源和技术的。

想要碰运气,捕捉那些深层规律的浅层表现,且通过这些表现刚好总结出一套转化方法,不是不可以,只是事实证明,大家暂时还没有这个好运气。

先前的顺利进展,就好似异世界规律对蓝星研究者们开了一个玩笑。先让你高兴高兴,再在最后关头打倒你。

所以不止胡琼芸,这些日子没日没夜忙碌的同事们前辈们,都被这个玩笑好好折腾了一番。

不过常云国的研究者们从来就不怕折腾。

无非是回到起点再来过,往好了想,至少她们知道了这个方向行不通。

于是大家收拾总结,准备再找思路打开局面。

也就是这个阶段整理的时候,胡琼芸发现,在自己的小组里还有一组由系统自动培育的样本。

它不再任何培育项目内,也没和任何实验挂钩。

胡琼芸看了一眼,发现这一组样本的参数和她的上一期培育项目是一致的。

倒回去查记录才发现,这是她亲手提交的,好像是植物区扩建那几天,小组网络不稳定,这才在系统上多加了一组样本。

通常这种意外错误提交的样本,都是要交给回收组处理的。

不过胡琼芸并没有直接报回收处理,而是先亲自去现场看了看。

她发现这组无人照看的样本,在农园自动化系统的培植下,生长得很好。

它就长在几个大实验区之间,因为三不管的状态,谁也没注意到它。

到这里,胡琼芸发现,自动化系统不仅在照顾样本,还在对样本进行同样的定期检测。

和她设计的培育组样本一样,记录了同类型的数据。

胡琼芸顺手就打了一份当前数据。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