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跃升也带着新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他细数的这些专业,一听就是纽约那些老钱风最爱送子女去读的。
“那样有点无聊…晓颍姐参与的教堂改造方案已经在施工了,她的想法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我觉得很有趣…!”
许塘说这话时,眼睛也绽放着光彩,周应川看到了,于是说:“好,选你喜欢的。”
不管是波士顿还是纽约,许塘在短短复明的三个月里,他在艺术上展露的天分已经足够令人吃惊,周应川自然注意到了,只是开设建筑本科的学校不多,很多都是挂在艺术学院下头,授予的是艺术类的学位。
周应川更希望许塘先选个基础性学科,慢慢打基础,开拓视野,再往上走,不过许塘喜欢,那就无所谓了。
先去学,不喜欢了就退学,来年再换一所学校、换一个专业就是了,这不是什么麻烦事,他站在这里,许塘有足够的资本和时间去试错。
“你刚才说经济?”
许塘看着周应川手边的《华尔街日报》,还有一些别的报纸,他指着其中一段:“是你现在在做工作吗?这上面不是已经给出了推荐意见…看,像这家环保服务公司…‘季度盈利已经超过了华尔街财经网站的预测,收购计划也即将被管理层获批…未来预计持续上涨…’这报纸上不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吗?”
“这些商业撰稿人发表的言论不一定客观。”
周应川又扎了几片苹果片给他:“如果我说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的投资基金拥有这家环保公司10%的股份,在文章发表的前几周,就以极低的内部价格收购了四十万股这家公司的股票…你还会不会觉得他说的客观公允?”
许塘若有所思:“这就是金钱的立场?”
“是不是感兴趣了?”
电视上,金融频道也在播放着,金发主持人坐在屏幕里和专家发表评论,关于政府最新公布的国家石油储备数据。
许塘听了一会,看到周应川对着桌上的笔记本在给助手发送邮件。
“国家石油库存量低于预期…?这是个好兆头吗?”
“可能会引起原油价格的短期内上扬,至少开市前会涨上一番。”
周应川将最新的邮件给他看:“伦敦股市的交易情况,欧洲主要几只石油类的股票都有小幅上升…”
许塘似懂非懂,刚想继续问,又看见发件人,像个韩国名字:“这是你们组新来的实习生?”
“是…”
“韩国人?”
“是…”
许塘清了下嗓子:“迈克有没有再跟你说那个‘升职礼物’的事儿?”
周应川敲击键盘的手一停,拍了下许塘的屁股。
“赶紧忘掉…”
“干嘛忘掉…”许塘悠着叉子,忍不住笑:“哈哈,那天晚上真的吓死我了,我第一次见到男人穿的那么少…那件儿黑色蕾丝内裤我后来跟晓颖姐说了…”
“宝宝,你跟她说这件事?你怎么跟她的说的?”
许塘说:“就正常说啊,晓颖姐什么都知道,她说这种男孩在曼哈顿有很多,傍上一个干爹,就可以从贫民窟住进上东区…”
回想起那夜,根本不是升职惊喜,而是他们来纽约第一晚经历的一场鸡飞狗跳的“升职惊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