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压着几分担忧。
他心里担心许塘,王兆兴喝的那么醉,看样子今天是要留在申州了,如果明天赶去嘉陵进货的话,嘉陵在苏北下头,离着培江有四百多公里,两边走省道,赶得快,后天回去最早也得是晚上了。
许塘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他晚上会不会哭,在学校吃不吃的好…他的胃娇弱,稍微受点刺激就承受不住,要是真吐了,老师没看见,他自己一个人怎么收拾?他又让自己养的那么爱干净,一点脏的也不愿意碰…
送完人,车子驶出小区,在向回酒店的路上。
车窗外,平江路车水马龙,百货商场外悬挂的巨幅海报上几个摩登女郎做着红酒广告,这里一眼望过去,和榆溪,和培江,简直就像是同一时空下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周应川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点,一下、一下…没一会,他停下车跟路边书报亭的大爷问了路,拐道去了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老百姓看大夫都喜欢找年纪大的,头发越白,门口排队的人越多,周应川的时间不够,找了一个人少的诊室排队。
女医生很年轻,周应川注意到科室门口贴的大夫照片下,她是学历最高的。
“…小时候摔下山,撞到头看不到的…这个外伤导致的失明也分很多种情况的,你弟弟他人来了吗?”
“没有,医生,他在老家。”
“那不行,得他本人来做了检查才能诊断,不过你要问还没有可能恢复视力,我劝你们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周应川停了停,又问:“医生,不要抱太大希望,是可能还有希望,是吗?”
女医生见他坚持:“希望也不是完全没有,像你弟弟这样的,幼年因外伤造成的全盲,想要复明,只有置换眼角膜这一条路…不过这样的手术现在在国内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医生,那国外呢…?”
“国外?”
女医生诧异地抬起头,她没想到有人还能追问到国外情况的,一般病人问到这儿就走了,去国外做一台手术,有几个人敢想…?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出国,不过她本着职业素养,还是说:“你要问国外的情况,就现在的角膜资源和手术技术而言,确实去国外希望更大一些的,不过去国外做手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说普通人根本就没机会出国,单只费用一条,恐怕就高昂无比了…”
午后的阳光刺眼,寒意不减,从医院出来,周应川低头看着手里的挂号单,不多时,他折起来,放进了外套的内里口袋。
第十五章 火光(修)
这批货王兆兴找对了人,进的是全是上等的真丝睡衣,质地光滑,光泽柔软,这种丝织品尤其受外国人的青睐,也是当前创外汇的大宗商品。
嘉陵这几年开了不少小剿丝厂,因名气没出去,价格不高,郑军已经谈好了出口到国外的合同,只等着转给王兆兴,就能大赚一笔。
五六个工人正在大包大包的往货车上装。
“老板,我都点过了,不少,这是最后一趟。”周应川说。
“行,你看着,我放心,晚上你跟老刘轮换着开吧,咱还得赶回去,外国佬就是按合同办事,我们争取明天就发出去,不要迟。”
周应川说知道。
他们是昨天晚上才赶到的嘉陵,因着最近下雨下的厉害,镇子里的路成了黄汤泥水,光去厂子拉货的路上,车都叫颠的熄火两回,王兆兴算是知道了,要么怎么嘉陵的货便宜,敢情这破路真特么是让人不敢再来第二次。
“这是让工人干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