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人感觉到好过。

李鹤春堂堂太监总管,在皇帝身边伺候了二十余年,多少年没被人这么训斥过,脸上的菊花笑都有些挂不住了,他抬起手掌在脸上招呼两下,蜷着背低下头,叫人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听到那纤细谦卑的嗓音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当真是一群废物。”娴妃翻了个好看的白眼又跟了一句,这才算作罢了。

……嗯,这完全是原文上演啊。薛瑾安快速扫描过娴妃出场的剧情,里面娴妃一出场必然是要训斥皇帝身边的人,说他们照顾皇帝不周云云,李鹤春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自然是被训得最多的那一个。

三皇子作为皇子中出了名的莽夫,武力值也是皇子们公认的第一,及冠之后就进了他舅舅镇西将军钱德忠所在的西南军威虎营中历练,挣了不少军功在身上,也借机收拢了不少军户势力。

可惜朝堂上向来是文人操弄权术,三皇子没有什么像样的幕僚,在政斗上没能上桌——大皇子和五皇子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在军营收买人心;九皇子迅速崛起和二皇子打擂台时,他在军营收买人心;四皇子和六皇子也被纷纷抬上桌时,他还在军营收买人心。

最后五皇子疯了,大皇子被圈,九皇子因崔醉之事被皇帝斥责,二皇子造反伏诛,自认为自己现在是可用皇子中年纪最长,且最受父皇“赏识疼爱”,觉得自己行了,弟弟们都应该推举自己上位。

于是跳得太高的他,被四、六、八三个弟弟你推波助澜一下我煽风点火一下,以“功高震主”“欲取皇袍代之”给直接捧杀了。

当时的皇帝已经年老,又才经历过二皇子逼宫造反一事,正是最神经兮兮的时候,奉衣处的探子报上来有道士给三皇子批出了“紫气东来,贵不可言”的命格,民间都开始盛传起他的贤德名声,就连大臣们都一力推举赞颂有加,皇帝自然就不高兴了,让人查,没想到就查出三皇子府私造的兵器和龙袍,还有家中一应制式都出格了。

皇帝气极让御林军围了他的皇子府扬言要废了他,刚被朝臣皇子们劝下来了,就收到威虎营三千兵士营救三皇子之事,这也就罢了,三皇子说着要跟皇帝解释清楚,却竟然带着这三千甲兵齐整的兵马闯宫!

……最后三皇子被直接乱箭射杀在乾元宫前。

三皇子死后,娴妃也被缢死于永和宫,是李鹤春亲自监刑。

原著这一段剧情中,其实并没有写皇帝下令处死娴妃,后续李鹤春来禀报娴妃之死时,用的词也是“畏罪自缢”,皇帝的反应是恍然在台阶上独站了许久。

因此读者们的主流看法是,娴妃之死是李鹤春公报私仇,也是从这里正式体现出皇帝已经年老,力不从心了,对权柄的掌控大不如前,连身边心腹都人心浮动了。

薛瑾安会对这一块的读者想法这么清楚,还是因为死宅对皇帝这个人物有莫名的感慨,还写过长达几千字的长评分析,因为小说平台总是会抽疯卡评论的原因,他特意在备忘录备份了原稿。

话说回来,现在三皇子在上书房看起来似乎和二皇子斗得旗鼓相当,实际上也是大皇子重心转向朝堂,而底下的弟弟们还没长起来,说白了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

德妃、娴妃后,贞妃压轴登场,四皇子那眉眼风流的矜贵长相遗传自母亲,然而明明是相似的五官,放在贞妃身上却带着几分苦相,一百零八颗的刻着梵文佛经,做工十分精致漂亮的红玛瑙佛珠在右手手腕上足足缠绕了三圈,直接将那一处皮肤都严严实实遮挡了起来。

她手中还捻动着一串碧绿的玉石佛珠手串,浑身带着常年礼佛沾染上的檀香,垂眸敛目的样子如同佛龛中的菩萨般悲悯仁慈,连眼下那颗本该风流的朱砂痣都宝相庄严了起来。

“嫔妾见过陛下。”贞妃福身行礼。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