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让皇帝赦免他们的鲁莽罪行,他们这三万兵马日后愿意主动担当起戍边的重任……

……

次日,沈持收到了李虎写来的信,他笑着对济南府兵将领尤凤说道:“李虎想要被招安。”瞧着封信,写得多情真意切啊。

尤凤:“沈大人如何应对呢?”

沈持倏然一笑:“尤将军,李虎在信中说他手里有三万兵马,是实话吗?”

尤凤:“大人,刚起事的时候他就对外宣称三万,”他算了一下说道:“这个人数,不太对。”

沈持:“请将军派人去打听打听,李虎的军队买盐情况。”

军粮无从算起,但是每个人一日吃的盐是定量的,因而只要打听到李虎的大营之中采买食盐的情况,是否在某个时间采买量加大等等,就可以推测出他手中的兵马是否大增。

第210章

盐。

对了, 盐。

他在济南府驻兵十多年,手下的将士一直是两万余人,年年采买的食盐都是定量的, 几乎从未变过。

因而通过采买食盐的斤两,大致可以判断出李虎手里到底有多少人马, 是不是如他说所的,从始自终都是三万之数。

倘若他不肯以实相告, 隐瞒手中的兵马之数,那有几分诚意被招安, 就要重新掂量了。

尤凤:“是, 末将立刻遣人去打探。”当日调了两名斥候悄悄前往摸进寿张。

沈持又把知府孔及请来, 问道:“孔大人,市面上粮食供应如何?”

他一到齐州就过问了粮食的事儿。

孔及:“下官说服了治下的几家粮商, 他们已经开始降价售粮了, 也打发人从陆路到汉口等地去买粮……”

“嗯,”沈持说道:“那就好。”

百姓有粮食买了, 心稳住了, 便不再想着去投奔李虎, 那么追随贼寇的人数便不会再多,声势不会再壮大,毕竟能活下去谁去造反,被官府抓住是要杀头的……这是给他们来了个釜底抽薪。

济南府在朝廷手里的州、县也就稳住了。

不过沈持还是不放心孔及办事, 亲自给江苏知府刘兆——此人曾是王渊的学生, 他攀附这层关系, 写了封信,向那边借五十万石粮食,请人家走陆路给送到济南府来。

……

两日后。

尤凤很快打听了李虎军中采买的食盐量, 急急来告诉沈持:“大人,李虎军中采买的食盐一次比一次多,据算着是五万多人左右的食用量。”

五万人,呵,与他信中所说的三万人差两万人之多。

果然,李虎没说实话。

他既没有招安的诚意,那么必还要继续起事。

沈持:“尤将军,或许他要攻城,你谨慎些。”

尤凤:“是,大人,末将早就立过誓,要与齐州城共存亡。护卫大人安全。”

沈持听他这么说心里不是滋味:“……”倒也没有这么悲壮。

他盯着地图问尤凤:“从李虎以往攻城的手法来看,他们不会来齐州。”

“那……那他们打哪儿?”尤凤有点憨地问。

沈持还在看地图:“不得而知啊。”

可能是离寿张比较近的州或者县,也可能不是。

尤凤:“……”这不是等于没说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