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人未雨绸缪,”皇帝萧敏说道:“是好事,朕准了。”
而后没安生几天,到了三月底,济南府,豫州府的奏折来了,说今年春耕之后迟迟不下雨,恐生大旱。和京兆府一样,他们请求朝廷准允征发人力,疏通河道、渠道,灌溉当地的庄稼,以保夏粮的收成。
皇帝看到奏折后略有些不安,对沈持说道:“工部之外,你们户部也派个人去瞧瞧这两地可能发生的灾情。”
“陛下,翰林院庶吉士朱尧学识渊博,又颇有些经济头脑,”沈持说道:“遣他去走一趟如何?”
皇帝萧敏说道:“嗯,朱尧,去年殿试时朕对此人稍有印象,他是松江府人氏对吧?”
沈持:“正是。”
“让他去办差,”皇帝问:“给他个什么官职合适呢?”
沈持顿了一顿:“陛下,户部尚有职位空缺。”
“那就让他充任户部工事,”皇帝道:“尽早去济南、豫州两府察看灾情。”
沈持很满意:“臣这就去传陛下口谕。”
“嗯,”皇帝又嘱咐他:“归玉啊,你回京不久,资历也浅,这件事不要独揽,让六部与其他京官一道担着,去吧。”
※ 如?您?访?问?的????坁?发???????不?是?i????????e?n??????2?5?????????则?为??????????点
沈持谢恩退出。
回到户部后,他立即跟尚书秦冲和说道:“秦大人,倘若京郊大旱,今年京城的粮价必然飞涨,咱们得提前摸一摸京中粮商手中有多少粮食,以免到时候他们故意惜售,哄抬粮价。”
经他一提醒,秦冲和猛拍脑门:“对对对,我老糊涂给忘了,京城最大的粮商叫齐双,我着人先打听打听他手中囤了多少粮食。”
沈持在心里嘀咕:又是齐双。
他说了朱尧的事:“陛下命朱尧为户部工事,上任后前往济南、豫州两府察看旱情。”
“工部去人吗?”秦冲和问。
沈持:“工部派了河工前往这两府。”
秦冲和道:“嗯,等朱大人来了,你我一道与他合计去察看旱情之事。”次日,朱尧去吏部领了官印、官袍,来户部上任。
沈持同秦冲和长话短说,先就旱情说了些事情,最后嘱咐道:“无论如何,但请朱大人就所见所闻写信回京,千万以实情相告。”
朱尧肃然道:“一定。”来不及谢过沈持的提携之恩就赶赴济南府去了。
四月底,他抵达济南府。
从马车里挑起帘子的那一瞬,天穹下烈日似火,天地间被炙出一片焦黄之色,河道断流,湖泊干涸见底,一望无际的田地上出现数不清的龟裂,禾苗枯萎了,鱼虾渴死了,散发出难闻的腐烂气息。
济南知府孔及红着眼说道:“很快,蝗灾也要来了。”
朱尧抬头望向天边,那边似有一抹黑云,但并不是要下雨了,而是蝗虫在聚集,不久就会遮天蔽日地袭来。
干旱之后,必有蝗灾。
第204章
成群的蝗虫一旦飞来, 所至之处,仅剩的庄稼会被吃得连秸秆都一点儿不剩,农人一季的辛苦, 到此刻将完全化为乌有。
而他们,束手无策, 根本看不住蝗虫吃掉庄稼。
济南府知府孔及绝望地说道:“朱大人,完了, 全完了。”然后语无伦次地吩咐同知高青、通判许鉴尽快疏通河、渠,从有水的地方引来水灌溉庄稼。
朱尧:“孔大人, 若本官说, 现在停止征发徭役疏渠灌溉, 你肯听吗?”
“朱大人……”孔及拿袖子沾了沾眼角,他也知道这样做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