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①。这位郡守白青庐,看来家中还是习儒家文化的。

“白大人,幸会。”沈持他们一一上前递了名帖。

白青庐笑容可掬态度恭谨,见沈持岁数小,但声姿高畅,不免多打量他几眼:“在下已遣人给王上送信,请诸位在敝地暂留一两日。”

大理国的都城此时还叫“鸭池城”,看地图,大约就是后世的昆明市了,据说段氏祖先刚开创王业时都城在大理,还要往西南走一些,但后来为了跟中原王朝打交道,这才迁都到鸭池城的。

沈持:“叨扰白大人。”

他们随白青庐入昭通郡。

郡中行人沥沥淅淅,凋敝之象更甚我朝治下的黔州府,可见大理国挺穷的,怪不得时不时骚扰我朝的边境想抢掠,又企图与安南国勾结开矿藏,这样的经济不容他们不慌。

但在道路两侧随处可见春枝艳艳的山茶花,树头万朵犹如齐吞了火,又灿烂如霞,让人看个不够。

可惜的是,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大理王室段氏的治下,大理国仅仅只有不到六十万人口,可谓人烟非常稀少。

沈持赏着山茶花,心中生出一股雄心,他遥想祖龙嬴政敲着羊皮地图,指着还未征服的土地,“额滴额滴全是额滴。”,心尖一颤,似乎共情他统一六国时的快意是怎么来的了。

他如今都要抑制不住对大理国的馋意了,纳它到王治之下的念头如野草在脑海中疯长,这样下去肯定会成为执念。

白青庐一路引着他们来到昭通郡的番馆——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客栈,和我朝的驿站差不多,只是较为小又破旧些,屋里的几上摆着几样当地产的瓜果,有酸甜角,甘蔗和核桃。

入住之后,白青庐送了酒来,当夜又遣家丁给沈持送了拜帖,捎话说:“希望请沈少尹去郡衙私下交谈一番。”

沈持婉拒道:“如果白大人谈的是公事,请后日见到大理王上一起交谈好了,在下再把您的意见记录下来带回去回禀我昭朝圣上,如果谈的是私事,在下为国出使,不便谈私事。”

摆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白青庐的家丁只好讪讪离去,但在心中对沈持的敬意陡然增了几个度,知大昭朝为何派他来出使大理国了,这美少年是个纯臣。

在昭通郡的番馆住了一日后,鸭池城来人,说大理王段思仓召见他们,请沈持一行人速去见面。

沈持等人辞别白青庐,又沿着大理国的官道往西南走了一日,到了鸭池城。

由于提前几天送了文书过来,大理王室派鸿胪寺卿段仲秀来迎,引他们入城。城内花树高于屋,空气香甜,路两侧多是鳞次栉比的二层木质小楼,比昭通郡热闹,但不算繁华,和京城比真是很萧瑟了。不过沈持一连就深深喜欢上这个“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②”的鸭池城,馋意更浓了。

此人也是一副文官模样,乍一看生得颇为俊俏风流,但少了几分坦荡之气,见面就为难沈持:“敢问大昭朝皇帝治下的朝廷一年要判处多少起案件?”

问的还怪刁钻的。

沈持:“我朝律例之中,涉犯禁、犯案之事,罪名共有一百四十二种,我朝各府衙一年要审一百又四十二件案子。”

段仲秀点头:“沈大人所言极是,刑狱官所判案子,终究在一百四十二罪名之中。妙极,妙极。”

他又问:“那么,大昭朝廷的田地一年收多少米?”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