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除非哪个翰林能得到皇帝赐下的玉如意,这样翰林院才会给该翰林多排班。

但皇帝很少赐下具有特殊寓意的玉如意。

而翰林们即便得到了玉如意,想靠寥寥几次轮值的机会出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经筵日讲官却能每隔两天就见到皇帝一次。

这个频次,比六部尚书觐见陛下的次数还要多。

与皇帝见面的次数多了,皇帝对你的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与皇帝讲经的次数多了,皇帝跟你的情谊自然也就深厚了。

更别提经筵日讲官还能回答皇帝的问题,甚至还能给皇帝提出建议。

他们经常在御前饰演顾问的角色,虽然手里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却拥有无形的权力。

很多时候,御前之人的一句话,比旁人的一万句话还有用。

距离君主越近,就越拥有权力。

这句话绝对是没有任何错处的。

所以,人人都想获得日讲官这样的好位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除了那些既有能力,又有靠山,更有圣心的翰林外,其他人根本就摸不到日讲官这个位置的边儿。

贾璋正巧三者都有,除此之外,他还是盛朝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日讲官。

上一个未到而立之年就担任日讲官的人还是穆阁老。

但穆阁老担任日讲官时也要贾璋大好几岁呢。

这同样是杨门之人感到振奋的地方。

师相目成心许的三代之首既年少有为,又有圣心期许。

他们党派内部彻底没了青黄不接之虞。

他们当然会觉得振奋,感到欣喜。

贾璋前往鸿胪寺学习仪礼时,还遇到了来鸿胪寺交接工作的二叔贾政。

贾赦梦中的场景终于出现在现实中了。

做光禄少卿的叔叔的和做侍读学士侄子的都穿着绣着白鹇的五品官服,而且他们在因缘巧合之下,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一老一少,对比十分惨烈。

只不过这地方并不是贾赦梦里的荣府门口,而是在鸿胪寺中。

叔侄二人碰面后,做侄子的眼含笑意上前行礼,做叔父的却颇有些羞窘,甚至生出了逃窜之心。

贾政他真的不想和贾璋穿着官服见面。

但贾璋已经向他行礼了,他总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他连忙上前把贾璋托住,对贾璋道:“茂行,在公衙中,你不用拘泥于这些俗礼。”

“你不用管我,只管做你的事情去几天。”

贾政想把贾璋支走的意图十分明显。

贾璋他能听得出来。

而且他清楚,他这叔叔一点儿都不想和自己站在一起,最后变成别人议论的焦点。

因为总会有人说贾政没用,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居然和亲侄子是同一个品级。

贾政他会因为这些话感到难堪。

贾璋他也没必要让贾政心里不舒坦。

因此他只亲亲热热地和贾政说了几句话,在同僚们面前伪装了一把好侄子后,就施施然地跟礼官离开了。

贾璋还算照顾贾政的心情,但贾政心里依旧不好受。

贾政知道,贾璋来鸿胪寺是来学习经筵仪礼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