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还觉得师相太过偏袒叶士高这个徒弟。
但凡有什么好的,师相都只记得叶士高这一支。
叶士高挑完后, 才能轮到他们。
就连贾茂行这个晚辈都能跟着叶士高沾光, 不但越过那么多人得到内阁中书的职位, 还得到了许多普通人人想都不敢想的资源。
就比如说纂修会典一事,若没有师相的支持与操作,贾茂行根本不可能担任副总裁官的职位。
因为这些, 他们觉得师相他老人家有些偏心。
现在他们才晓得, 师相他这根本不算偏心, 顶天也就是提前投资罢了。
能被师相百般看重,完全是贾茂行自己有本事。
他值得被人提前投资。
不说别的, 就只说御前轮值一事。
这些年来, 在御前轮值的翰林不计其数, 可除了贾璋外,还有谁这样得绍治帝的心意?
所以他们也怨不得师相偏袒贾茂行。
易地而处,若他们是师相,他们也会偏心贾璋这样聪明能干、挑得起大梁的晚辈。
他们能想得这么开,对杨门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师门内部和谐圆融, 总比师门内部勾心斗角,互相赌气要好得多。
杨宗祯对这种变化感到很满意。
不过这些人关于杨宗祯偏心的揣测, 也不能说他们揣测错了。
因为杨宗祯他的确很偏袒叶士高。
如果不偏心的话,他就不会费尽心思地拔擢叶士高, 更不会非得把叶士高推进内阁。
凭心而论,杨门内除了叶士高外, 真的没有其他人同样拥有入阁的资历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
可是,对杨宗祯来说,那些普通的门生弟子,哪里比得上自家心爱的徒弟呢?
所以一想到推举门人入阁之事,杨宗祯就会想起叶士高。
而在想起叶士高后,杨宗祯他就再也想不起旁人了。
换句话说,那就是杨宗祯只想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也只放心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
只有他的弟子,才配得上这份荣耀;也只有他的弟子,才最值得他的信任。
而贾璋作为叶士高唯一的弟子,在杨宗祯这里也没少沾光。
事实上,在发现贾璋的潜力前,杨宗祯就已经很看重贾璋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爱屋及乌四字。
而在发现贾璋做官的天赋与潜力后,杨宗祯就更喜欢,也更看重贾璋了。
杨宗祯对贾璋,既有主观的喜欢,又有客观的看重,这才是杨宗祯为贾璋造势,推举他纂修会典,又把贾璋带在身边殷殷教导的根本原因。
若非如此,杨宗祯也不会把贾璋捧做杨门三代之首,更不会大力栽培贾璋这个徒孙。
因为贾璋升任侍读,杨宗祯身边的内阁中书换成了杨叔玉。
杨宗祯他根本就不怕科道言官借机弹劾他任人唯亲。
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他简拔叔玉,也是按照正常程序走的,本就没什么错处。
这种事情,你若不心虚,被人说两句也就过去了。
只有那些心虚之人,才会被抓住不放,才会被言官钉在耻辱柱上。
杨宗祯看得很明白,所以他的心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