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进士。
极个别的几位甚至直接在家里跳脚,跟清客相公点名道姓地大骂贾璋和叶荆作妖媚上,骂他们放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提什么乱七八糟的国库欠款,惹得他们进退维谷,果然是竖子小人!
他们杨门都是文官,上上下下都只是随大流借了三两五两银子,本就没借多少钱,在还是景王的陛下被太上皇委派收缴欠债时,杨宗祯就督促杨门上下把欠国库的银子给还上了。
他们贾家宁荣二府前些年毁家纾难,早就把欠款还完了!
如今宁荣二府已经从因还债所导致的家业萧条中缓了过来,日子同样好过得紧。
贾璋和叶荆他们身上没有还债的压力,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大义凛然地向陛下进谏邀名了!
但贾璋和叶荆他们到底想没想过,他们这些勋戚的日子有多难过?
多少人家都已经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了,他们哪还得起几十万两的大窟窿?
难道要让他们典房卖地,破家还债吗?
那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哼,这些以直邀名的竖子,分明是存心让他们过不好这个年!
恩准文武百官向国库借钱贴补家用,分明是先皇布施恩德、减少贪弊的仁政。
怎么今时今日,这一切规矩就都要变了呢?
要知道,他们借的钱里面,有不少钱都花到了先皇和娘娘们的身上。
如今陛下要收缴欠债,难道还要收缴那些花到皇家身上的钱吗?
若是这样的话,那朝廷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而这,也正是他们想要找贾璋打探消息的根本原因。
这些涉事勋戚想知道绍治帝收缴欠债的决心到底有多坚定,想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继续拖延的机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知道绍治帝是不是会一刀切,连他们各家借来后花到皇家身上的钱也全都要回去,如果陛下在这方面能够宽容一二的话,那他们还能松一口气。
如果贾璋知道这些涉事勋戚的想法的话,他一定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既然掌权当国的人已经变成了绍治帝,那先帝的规矩就已经不作数了。
什么先帝的恩德仁政?当今圣上怎么可能会放在心上呢?
若真是利国利民的良策仁政,绍治帝说不定还能容忍一二。
可是任由文武百官从国库借钱这件事,本就是先帝邀买人心的举措,根本就称不上是良策仁政,甚至有些误国误民。
都这样了,绍治帝怎么可能继续容忍下去?
更何况,绍治帝曾在收缴国库欠款之事上吃过亏,本就厌恶那些拖欠债务,不肯还钱的勋戚,所以他才不会管这些人的心情,更不会管他们借钱后给先帝和宫里的娘娘们花了多少银钱。
他只在乎他们能还上多少钱。
在绍治帝看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些勋戚日日锦衣玉食,喝燕窝饮名茶时,经常沾沾嘴唇就赏给下人了,生活奢侈浪费得厉害。
他们都这样富贵奢靡了,看着朝廷预算紧张时却无动于衷,不把他们家欠国库的银钱还上,这何等无耻可笑?
若不是看他们祖上的功德,绍治帝早都把这些人拉下去砍了。
所以,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觉得委屈呢?
而在贾璋眼里,这些欠债勋戚也没有叫屈的资格。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