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墩过来请叶士高坐。
在叶士高坐下后,绍治帝笑着赞美他道:“叶卿这年在江南成绩斐然,朕心里很满意;你回来接管礼部,朕也放心。”
绍治帝嘴上说的是礼部尚书的位置,实际上说的却是内阁阁员的资格。
叶士高完全能够听明白。
他虽然鲠直,但城府同样很深,头脑更是聪明。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的赞语后,叶士高恭声道:“多谢陛下盛赞,臣自知臣脑袋愚钝,唯有勤恳谨慎、实心用事,方能上不负陛下之恩,下不负黎庶之望,以此报效国家。臣能倚仗陛下的荣光,造福治下的百姓,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绍治帝听到他的奉承话后,不禁腹诽起来。
他这位叶卿,果真是科道出身的人,说奉承话的时候,语气不够生动,表情也不丰富。
若论拍马屁的本事,他不但比不上他师父,竟然还比不上他徒弟!
杨阁老和小贾拍起马屁来,那才叫情真意切,感情充沛呢!
绝非叶士高这两句干巴巴的奉承话可以比拟的。
不过叶士高难得说一次奉承话,倒是有些稀奇意味,绍治帝听着还是很顺耳的。
而且,如果拿叶士高和他们家那个跑去做御史的儿子相比,那叶士高就已经很有说话的艺术就了。
绍治帝对叶荆的印象相当深刻。
他记得那个小御史,官不大,话难听,他看叶荆弹劾李汲的折子时都有些叹为观止,足以证明叶荆有多么“会说话”。
在君臣问安的环节结束后,叶士高正式开始述职。
他主要向绍治帝禀告了自己这些年在江南的经历,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地方民政与江南局势。
顺带着讲了讲自己这些年的功绩。
这年头,只会做事不会表功可是不行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叶士高也终于掌握了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的技能。
绍治帝细细听完了叶士高的讲述,他默默地把叶士高提出的几个关键点记到了心里。
绍治帝心里琢磨着,等叶士高离开后,他就吩咐陆英派东鸾卫去查一查叶士高提过的那几个世家大族。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数了,叶士高不会说假话。
那几个世家大族肯定像叶士高说的那样鱼肉百姓,隐田避税了。
这种事情,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区别只是他们做的到底有多过分……
绍治帝摩挲着手里的珠串,如果他们没有太过分的话,那他还能宽限他们一段时间。
只把他们当猪养着。
如果他们太过分的话,那就不要怪他这个皇帝破门抄家,翻脸无情了!
在这场君臣对话即将结束时,绍治帝意味不明地对叶士高道:“有些人的心太大了,朕不喜欢。有些人的心太小了,所以过于懒散。”
“你们师徒这样就很好,心里有朕这个皇帝,还有耕织为生的黎庶,这一颗心,从始至终都是忠诚本分的,而且不大也不小,最是合宜。”
“若是没有你们这些忠臣在,朕又怎能安枕呢?”
“好好跟着你师父学,你们这一支必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心里都有数。”
听到绍治帝的许诺后,叶士高垂下眸子,脸上却挂上了一片欣喜笑意。
思及上皇去世后中枢的种种变迁,再想到师相信件中的叮咛,叶士高心中生起潮水般的巨大波澜。
但他只是按照皇帝所希望的那样俯身叩首,声音在恭敬中夹杂着一丝激动:“臣叶士高谨遵陛下恩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