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他就软下去了。
一个家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果然是人间至理。
很明显,我们的宝二爷是压不过头脑聪明的宝二奶奶。
而且,在这个家里,从贾母到贾政再到李纨,所有人都站在贤惠的宝钗这边儿。
宝玉他就算生出了些许不满,也只能憋在心里,无处诉说委屈。
更何况,他还是很喜欢温柔大方的宝姐姐的……
因为宝钗的劝阻,宝玉没跑到探春那里说胡话。
只可惜家丑不可外扬,宝钗是没办法得到探春的感谢了。
待到吉日吉时,探春被贾环背出荣国府大门送上花轿,刘承吹吹打打地接走了新娘子,心里亦是无比欣悦。
荣国府和贾修撰这棵大树他算是靠上了,顾盼神飞的新娘子他也算是娶到了。
说句实在话,自从和贾门定下姻缘,刘承梦里都是夫妻和乐、前程似锦的好日子,如今愿望即将达成,他哪能不开心呢?
探春出嫁后,一开始是很不适应寒门之家的生活的。
但她终究是荣府最要强的姑娘,因此她没在刘承面前露出半分形迹。
后面她慢慢适应了刘家的生活,接受了刘家的内务,还把她身边的侍书嫁给了刘承的亲信小厮。
刘承见探春掌家是一把好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很叹服他这位贤妻的气度。
原本他只是为了攀附荣府才娶了探春,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本事,于是愈发敬服起来,夫妻两个也颇为和乐。
不过,探春她从来都没把刘承的甜言蜜语放在心上。
银子和子嗣才是最要紧的。
至于所谓真心,也不过是男人上嘴皮搭下嘴皮就能许诺出去的东西。
看看王夫人的下场,再看看赵姨娘的形容,探春又怎会相信男人的真心?
眼见着亲爹的薄情,探春又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地信任夫婿?
还是像大伯母一样培养出息儿子比较靠谱,虽然这世上也有不孝子,但是不孝子的出现几率可比负心汉的出现几率小多了……
待到年关时分,薛姨妈日夜盼着薛蟠能早日归家,就连嫁到荣国府的宝钗都没少听到薛姨妈的抱怨。
这倒是很正常,眼下都腊月了,薛蟠还没回京,难道他是想在外面过年吗?
想到母亲今日张家的,明日王家的给哥哥找老婆,哥哥却一点都不念着母亲,薛宝钗心里就很不适意。
薛蟠在外面不惦记家里,还不给给家里写平安信。每次写信,都是向母亲要钱,再没有旁的事情。薛宝钗这一年多已经见多了。
但她也不愿意看到那些糟心事情,所以就先不找借口回娘家了。
她若是想和母亲团聚,还是等到哥哥回家后再说吧!
到了那个时候,母亲大抵就恢复正常了。
她总不能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但是宝钗没想到的是,还没过两天,薛姨妈就淌着眼泪跑过来找她:“宝钗,你哥哥出事了。”
宝钗心里忖度着薛蟠到底出了什么事。
是像之前一样挨了打,还是争风吃醋打了别人,亦或是做买卖赔了大笔银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