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贾璋,都没有她是个女人,就不该管外面事情的想法。
他们都愿意让自己喜爱的女孩睁开明亮的双眼,观察外面的世界。
所以黛玉知道很多事情。
她知道这世上还有人吃不饱饭,她知道这世上并不是非黑即白,她知道诗书里面的风花雪月,也知道朝廷上的剑影刀光。
于是她温声对贾璋道:“我记下了,三哥哥说什么谦让不谦让,委屈不委屈的?我们是主人家,当然要好好照顾客人呀!”
聪明人不会跑来平白无故地得罪人,而她这个主人家也不能不管不顾,只管自己高兴。
她要帮三哥哥笼络住那些太太小姐,因为她们的丈夫是三哥哥在官场上勠力同心的战友。
她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但也会照顾好客人。
她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爹爹和三哥哥百般照顾体贴的小女孩了。
她也可以照顾爹爹和三哥哥,当他们在朝廷的风刀霜剑中斗累了的时候,她可以做他们宁静的港湾……
转眼间,就到了贾璋办酒的日子。
贾璋在前院招待他的朋友,呼卢喝雉、谈天说地,气氛十分融洽;黛玉在后院招待那些女眷,描龙绣凤,连对吟诗,亦然交了好些手帕交。
戏班子的小旦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戏,前院的戏台上,杜丽娘刚刚苏醒;后院的戏台上,嫦娥奔月而去,让人不禁感叹日后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待到笙歌停歇,灯火黯然时,所有宾客都兴尽而来、兴至而归,黛玉也结识了几位和她谈得来的女眷。
当然,黛玉最聊得来的还是她早就认识的两个人。
贾璋的小师兄叶荆的夫人,以及理国公府的熠五奶奶。
在这场宴会过后,贾璋今年年尾的应酬算是结束了。
黛玉也以贾璋妻子的身份见过了杨门内的女性长辈与荣国府的亲朋故旧,并通过兰庭别院的宴会让外人对她赞叹不已。
不过那些赞叹,无非是聪敏贤惠等老调常谈的美名,贾璋与黛玉对这些美名不感兴趣。
他们接下来要做一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又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贾璋要编纂《四书衍义补》,还要把自己的政见编纂进去。
黛玉主动提出要帮忙,她说她在贾璋编纂《尚书通考》时做得很好,没道理这次就不用她帮忙了。
贾璋担心她白日里无聊,因此也没拒绝她的提议。
他很愿意接受黛玉为他提供的帮助,并且很高兴她能参与到他的事情当中来。
除此之外,黛玉想写一本诗鉴。
贾璋对此很支持,还建议她用笔名出版。
反正自家开了书局,黛玉写书一事经他本人操办后,不会走漏半点风声。
听到贾璋的话后,黛玉才笑吟吟地点头同意了,还为自己取了一个雅谑居士的笔名。
贾璋的心情也很不错。
他们皎皎的文采这般好,确实不该明珠蒙尘。
雅谑居士的笔名也很好,他们皎皎不但可以雅谑古往今来的诗词与墨客,还可以雅谑这自从南宋以来愈发保守苛严的世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