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剑,虽然没有观众,但他玩得尽兴,心情也相当愉悦。
中午时候,贾璋又带贾琮与贾芝一起去外头新开的酒楼吃饭。听说这家酒楼擅长做川菜,他们倒是可以一起去尝尝鲜。
优哉游哉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
在殿试结束后,杨宗祯和贾璋恢复了正常上衙当差的生活。
又过了一些时日,朝廷放榜,杨叔玉巍然中了。
不但中了,他还中了二甲第一名传胪。
这个名次足以让杨宗祯满意了。
去杨家贺喜的人数不胜数,还有不少人想把自己女儿嫁给杨叔玉的。
杨叔玉他可是一块难得的香饽饽。
他不但才貌双全,还是进士,还有一位阁老祖父,这样条件好的青年男子是很难得的。
于是,疼女孩子的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也好让女儿终身有靠;不疼女孩子的人家更想把女儿嫁给他,以期攀附阁老,带挈自己的前程……
杨叔玉不堪其扰,参加完琼林宴后就跑到叶家躲清净,可没过多久,就又被人找到叶家门上。
他只好再找新的地方。
听闻贾璋有一处别居后,杨叔玉就立刻跑到贾璋这边儿来了。
因为杨叔玉已经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所以这次搬到贾璋这边儿后,他基本上就再也没出过门了。
这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模样,竟有些像个被养在深闺的小姐。
因为这个,叶荆和贾璋没少笑杨叔玉,当然,他们开得玩笑并不过火,杨叔玉听了也觉得好玩,并不会因此生气。
直到杨叔玉考入庶常馆后,这股攀附杨家的热潮才退下去,杨叔玉他也可以放心地搬回家里住了。
探春的婚事也被贾母给定下来了。
贾母给了探春两个选择。
一个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同进士,一个是浙江守备邬家的二公子。
前面这个,是贾母好不容易才从本科进士里面挑出来的人选。
在二甲进士里,十来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占比很少。
这也很正常,贫寒人家的孩子光是凑齐束脩就已经很难了。
凑够束脩后,他们的教育资源也很一般,水里火里考出来,都不一定能考中一个举人。
更别说是进士了。
只有那些天赋过人之辈,才能小小年纪就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这等天赋过人的才子,那就是权贵之家从小培养的后代。
这种人家的孩子还要既勤奋聪明又不倒霉,这才能早早考中二甲进士。
但这样的年轻人是不会娶探春的。
探春是很不错,可是他们有更好的选择。
朝中要员的孙女,清流干吏的千金,哪个带来的助力不比探春带给他们的助力多?
如果探春像迎春一样,是贾璋这位内阁中书的亲妹妹的话,那探春也不是不可以。
但问题就在于探春她不是,就算贾母许下空头支票,说贾璋同样疼爱探春,外人也不会相信。
所以贾母只得降低标准,给探春挑了一个二十三岁的同进士出来。
这人是耕读人家出身,二十三岁还未娶妻。
他大抵也是不想娶乡下寒门小户之女,想攀上一门有助力的岳家,这才拖到了现在。
至于邬家,他们家祖上原是老国公的下属,两家这些年来也没断过联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