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贾璋在贾琮上学后,收到了另一位考生的好消息。

他和郭子守的共同好友,清远伯府的幼子孟吉祥终于考中举人了!

第135章 夙兴夜寐勤勤恳恳,迎春出嫁三朝回门

因为大盛会典一事事关太上皇和绍治帝两代君王, 内阁和翰林院都对此事极为重视。

编书的纂修官们也费尽了心思,力求把这书编的尽善尽美。

与当日为会试忙碌的鸿胪寺官员一样,这些纂修官为的也不仅仅是青史流芳, 而是为了上等考评和升官的机会。

有萝卜在前面吊着,所有纂修官都夙兴夜寐, 不可能懈怠。

宋榆这位总裁官也时常来纂修厅检阅下面纂修官的工作进度, 从而督促翰林们把纂修会典之事放在心上。

内阁那边偶尔也会送来条子, 上面写了两宫皇帝与内阁阁臣们对会典的修改意见。

上面的人有意见,下面的人自然就要修改,有的时候一份稿子改个七八遍也是有的。

不过贾璋并不为此感到焦躁, 只是潜心修书而已。

说句实在话, 他觉得他现在的工作环境还算不错。

因为太上皇定下了周、李两位阁老的最终结局, 所以眼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师祖与张、原两位阁老, 他们的目标都是把周、李二党打散。

偏偏周、李两位阁老又有很多牵挂放不下, 所以他们还是期盼着太上皇能够放他们一马的。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好得不彻底、坏得不干脆。

这就让他们在面对这种局面时采取了绥靖策略, 最终选择被动地等着绍治帝割肉,再做一些补救行动给家族铺好退路……

正是因为这样,眼下内阁里的争斗非常温和,根本算不上残酷。

比起前些年太上皇还在位时的云谲波诡,眼下的朝廷已经足够安全了, 对贾璋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来说也比较友好。

而且,因为斗争的烈度不算高的缘故, 内阁里非杨门的阁老里面也没人针对贾璋。

所以他担任纂修会典的日子才会这么舒心,若非如此, 内阁天天给他挑毛病也够他吃一壶的了。

而在杨宗祯问他最近的纂修工作是否顺利时,他笑道:“两宫陛下都盯着会典书成, 徒孙心知此事之重,因此时刻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杨宗祯点了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你有这个心思,很好。”

“但你也不要怕,若是有人给你使绊子,只管还击就是了。会典大事,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你发作了谁都没关系……”

贾璋心中一暖。

他能听明白杨宗祯的言外之意。

发作了谁都没关系,就等于不论他发作了谁,师祖都会给他兜着。

这样的回护,贾璋又怎能不感动呢?

有人诅咒他登高跌重,也有人盼望着他平步青云。

他当然会小心谨慎、用心纂修,做出一二成绩出来。

省得辜负了师祖的回护与杨门的投资,最后问心有愧。

转眼间,秋桂纷落,冬雪轻飘,贾璋他们已经修了三个月的书了。

眼下,他们已经完成了《大盛会典》典章部分的前两节。

在新年之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