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口谕, 带他前往玉熙宫的人竟是贾璋。

贾璋这些年虽然长高了不少,但相貌却和他南下扬州时差别不大。

林如海一眼就把贾璋给认出来了,看到贾璋他风貌甚都, 威严燄然, 比多年前长进许多, 心情也很是愉悦。

两人相携前往玉熙宫,路上林如海才知道为什么是贾璋出来宣读口谕。

原来今天在御前当值的翰林就是贾璋, 绍治帝见到林如海的牌子后就让贾璋去接。

还玩笑着说, 让贾璋在未来岳父面前好好表现。

不过后面这半句贾璋没说, 只说陛下知道我与姑父的关系,这才让我代替宫里的大伴们跑一趟。

这对未来的翁婿在说完官家的事情后就不再说话了,皇宫大内,到处都是耳朵,本就不是正经说事的地方。

若真有什么事情要谈, 有什么私房话要说,完全可能等回家后再说, 现在又着急什么?

贾璋带着林如海走过御道,来到新修建的玉熙宫前。

黄宏见到贾璋和林如海过来, 和贾璋说了两句客套话后就进去向绍治帝通传去了。

在他离开后,贾璋小声对林如海道:“这是御前陆大伴的徒弟黄宏。”

以后姑父有什么事找他就行, 他和我的关系还算亲密。

这话贾璋不用说出口,林如海就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他和贾璋都是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就行,不用把话挑开了说。

又过了一会儿,黄宏从殿内出来请他们两个进去,绍治帝得了空,要见林如海这个新任京官了。

林如海对黄宏道了声谢,这才与贾璋一起进殿觐见新君。

在盐税案后,周党势力大减,李党也受到了牵连,内阁让渡给绍治帝的权柄也随之变大了。

加之太上皇也有了几分还政的意思,绍治帝自然也就从容起来。

如今,绍治帝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与大臣说话时还要费心铺垫,只需直接步入正题就行了。

这次与林如海的会面,绍治帝也是如此做的。

在林如海向绍治帝请安后,绍治帝笑着对他道:“林卿一路奔波,辛苦了。”

林如海微微低头,不敢直视绍治帝的眼睛:“微臣多谢陛下关怀,臣心里急着觐见陛下,不曾觉得辛苦。”

绍治帝听到他的奉承话后,略略点了点头,然后直接问出了他想问的问题。

“林卿,你在江南多年,应该也见过南安郡王罢。他干得怎么样,东南一线防务还好吗?”

林如海道:“微臣惶恐,臣乃文官,怎么妄议武备兵事?”

绍治帝摆了摆手:“林卿何必惶恐?这件事来就与你无关,只是朕有些好奇罢了。”

“朕已经从父皇那里知悉父皇私下里安排给你的差事了,你的继任者日后也会与陆英交接。所以你只管直抒胸臆就是,即便你说错了,父皇和朕也都不会怪你的。”

林如海这才回答道:“臣愚人之见,陛下只略作参考就是了。依微臣之见,东南一线的防务外松内紧,郡王治兵还是很有一套功夫的。”

“只是郡王三日一胜,五日一捷,却略显虚假。若郡王真是霍、李转世,倭寇之乱又为何屡禁不止呢?南安郡王的战绩并非全然作假,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小半是假的。”

“至于南安郡王是否与番邦商人交好,臣并不知道。但是江南官场上确实有这样的流言,郡王府上,亦有一位琉球出身的妾室,这件事却不是假的。”

绍治帝听后笑道:“哦,原来是这样,朕知道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