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绍治帝才想了这么一个取巧的法子,把大而化之的策论转变为具体的时务策论。这样的题目不但能考察考生的能力,还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还有最后这道题目……
绍治帝说的哪里是织造局?他说的分明是甄家!
贾璋还能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太上皇可能在绍治帝的努力下开始厌弃甄家了。
否则以绍治帝的城府,他绝不会把织造局的事堂而皇之地放到殿试的试卷上。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认真答好这几道策论题目。
想到这里,贾璋胸有成竹地打好草稿,然后用他最好的字迹把草稿誊抄到墨卷上……
在贾璋答到第二道题目时,他发现自己面前出现了一道阴影。
是皇帝,也只能是皇帝。
贾璋条件反射地做出了面对皇帝时的最佳举措。
他先是身体紧绷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绍治帝。
在看到绍治帝和缓的神色后,他瞬间放松下来,然后露出一个欣喜的笑容。在这之后像是得到了鼓励般,提起笔,心无旁骛地写起他的策论来。
他抬头的角度非常完美,既没有胆大包天到直视绍治帝,但也绝对能让绍治帝清楚地看到他濡慕景仰的眼神与难以抑制的欣喜表情。
圣君天子大权独握,这种人绝对不会喜欢不畏君威之人。
藐视皇权乃是大不敬之罪,忽视皇帝的巡考并不能证明你多稳重,只能证明你对皇帝陛下没有敬畏之心。
皇帝不会喜欢这样的人的,但他也不会欣赏过于敬畏他的臣子。所以这中间的度,就需要底下的臣子们自己把握了。
杨宗祯坐在御座下首的圈椅上,看到徒孙的表现后,心想这把稳了。
这小狐狸崽子有胆量,都到奉天殿了还敢表演,而且还表演得浑然天成。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小崽子是什么人的话,他都要被糊弄过去了。
以杨宗祯对新帝的了解,新帝不可能不喜欢他这小徒孙的。
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对君父充满濡慕与景仰,又能在君父的鼓励下稳住心绪,一心要给君父交上最满意答卷的年轻人呢?
而且,茂行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位会元。这个身份,在新帝心里也绝对是不一样的……
在看完贾璋第一道题目的答案后,绍治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贾璋的桌案。
杨阁老的徒孙果然像他一样才华满腹。也对,若不是文章天成,原师傅又怎会把他点为会元呢?
据说这孩子还是顺天府解元,如果他把这孩子点为状元的话,那他登基后的第一科会试里就会出现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了。
他没记错的话,上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应该还是文皇帝时的穆阁老。
穆阁老中状元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贾茂行今年才十七!
少年英才三元及第,这可是国朝少有的佳话啊!
在看完贾璋的出色的策论与完美的表现后,其他贡士的表现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绍治帝随便转了一圈后,就回到御座上看他的折子去了。
他心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