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扔下了手中的书,抚平碧色江绸袍子上的褶皱后走到书案旁边旁观黛玉创作。
在黛玉写完最后一句后笑道:“妹妹愈发会打趣人了,我什么时候爱酒了?”
黛玉问道:“三哥哥果真不爱酒吗?你不爱杯中之乐,喝什么梅子酒?制什么桂花酿?诗人都爱杜康,只不要过于沉溺就好了。”
“这话倒是有理,李太白的诗里少有不提佳酿的。”
“妹妹这首诗写的极好,只是最后这句赞我太过了。我给妹妹做书签时只想着妹妹高兴,哪里有过建造现世桃源这么远大的志向?”
黛玉靠在椅背上,轻轻地把干了的薛涛笺拍到贾璋怀里:“我说三哥哥有,三哥哥就有。就算你做书签时没有,你心里也是有的。天下大同,尧舜禹汤,我也跟先生学过呢。”
“这诗就送给三哥哥了。”
“那就多谢妹妹盛赞了,有妹妹这句话,日后若做了官,想来我也会爱惜子民的。有妹妹的《桃花行》激励,我若不好好做事,也是辜负了妹妹的心意。”
贾璋对着黛玉开了个玩笑:“有妹妹这个御史盯着,谁还敢潦草度日、鱼肉乡里呢?”
黛玉听了,轻轻地笑道:“若真是如此,哥哥且记得给我开一份俸禄,也不枉我今日如此汲营……”
说到此处,两人皆笑了起来。
因贾璋昨天已经陪长辈说完了话,今天上午又做完的课业,因此今天下午倒是能与黛玉消磨一二时光。
一直到晚上吃完饭,贾璋才有重新收拾行囊,回转到了国子监。
他带走了那首写着《桃花行》的薛涛笺,并将它锁进了装黛玉为他拟的联句集子的箱子里。
它静静地在那里待着,静静地散发着浅淡而绵长的桃花香。
第92章 史侯还债师门提醒,义忠阴影欠银事体
回到国子监后没过几天, 贾璋被叶士高叫到了他那里。
在叶士高讲完经后,贾璋留下这些天写好的文章,正要告辞离去, 却被叶士高拦了下来。
叶士高带着贾璋离开了国子监。
他们登上了叶家的马车,因为外面不是说正事的地方的缘故, 叶士高并没有告诉贾璋带他离开国子监的原因。
贾璋也不急着问叶士高要做什么, 只靠在马车上, 与叶士高一同闭目养神。
两人就这样沉默地回了叶宅,直到走进叶士高的书房屏退下人后,叶士高才对贾璋道:“忠靖侯和保龄侯悄悄去了户部, 你知道他们是去干什么的吗?”
贾璋轻轻地摇了摇头。
“在太上皇当朝时, 满朝勋戚宗亲与文武大臣里面有不少人都欠了国库的钱。这些人里头, 有人是日子过不下去才借的,有人是随大流借的, 还有人是为了接驾替皇上借的, 有人是为了奢侈享乐借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一种, 你知道最可怕的一种是什么吗?”
贾璋看着叶士高,迟疑地开口道:“替王爷,乃至是废太子借的?”
叶士高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如今天有二日,太上皇不肯与新君分享内帑,自然也要给新君一条出路。”
“太上皇当初愿意借钱, 也是为了朝廷体面。他想要施行仁和之政,又想向臣子讨债, 便把这得罪人的活计留给了新君。”
“两位史侯的眼光向来精准,这件事师相也是夸过的。而且你孔师叔在帮两位史侯销毁借债堪合时, 特意去瞧了荣国府的堪合,欠银甚多, 而且跟户部借银子的时间与先荣公投靠义忠亲王的时间段相吻合。”
“老师的意思是你们家最好赶紧把钱还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老荣国公替废太子借的钱。”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