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样。

五五分成,哪个皇帝会满意这样的分配方案?

或许甄家人会觉得他们根本没犯错,毕竟他们截留的钱也没花到自己身上,而是贴补给了瑞王殿下。

但在皇帝那里,若皇帝高兴,他会觉得这些银子是他给宠妾爱子的赏赐。

若他不高兴,这些银子就是甄家大逆不道的罪证。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顾此常常失彼,贪小必然失大。

这是亘古未变的道理,可惜身在局中的人总是看不明白。

贾璋不知道杨宗祯会不会喜欢他的答案。

他也不去多想,照常去听国子博士授课,做诗词义理文章,依旧刻苦读书罢了。

他的国子监的生活非常平静。

因为国朝重视太学教育,国子监的风气一直都不错。

叶士高为人清正,心里更是存有一腔热血,他见不得潦草塞责、浮夸奢顽的学生,更见不得敷衍差事、盗窃学生文章的夫子。

自他来后,国子监的学风竟比原来还要清正三分。

因为这件事,不知多少监生对叶士高感激涕零。

他们对贾璋的态度也相当友善。

当然也有一些纨绔学生、贪弊夫子对叶士高暗含衔恨的,可叶士高和贾璋这对师徒的靠山是杨宗祯杨阁老,这些人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九月第三季度的季考成绩出来了。

贾璋又得了一次榜首。

叶士高心知自家学生翰林院历事的机会已经稳了。

他为了防止外人说他给学生走后门,都把出题的机会让给国子监的两位司业了。

如今贾璋考出了好成绩来,总算没有辜负他的良苦用心。

而贾璋也收到了杨宗祯对他的答卷的看法。

杨宗祯说他答出来的潜龙勿用与隐介藏形两个词语非常好,对局势的分析也非常到位。

捧着杨宗祯的《诫子书》手书,贾璋对让叶士高笑道:“师父,我表现得好吗?”

叶士高直接用孔明的话回答了他。

“小贾解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现在这副模样可不淡泊,反倒像是偷了鸡的狐狸,叼了鸟的野猫。”

言罢,师徒二人全都笑了起来。

而景王在明察暗访后,也查到了刑部走水的真正原因。

原来是刑部员外郎周鸿渐想趁人不备,烧毁他小舅子的犯罪证据。

结果一不留神打翻了油灯,这才酿成大祸。

周鸿渐担心这会牵连到自己的前程,慌乱之下逃跑了。

但最后,还是被明察秋毫的景王殿下查到了他犯罪的证据。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周鸿渐和他小舅子都被流放了三千里。

贾璋心里很清楚,事情绝不会这样简单。

事实也确实如此。

派人去刑部纵火再栽赃给景王,本是瑞王设下的计谋。

但景王发现了瑞王的手脚,因此将计就计,这才唱了这一出大戏。

中秋夜宴上,他对着乾元帝唱念做打,表现了自己的忠孝和谨慎。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