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他跟着管家走到书房里,却见叶士高和申氏都在书房里。
他上前向师父师母问安,又被申氏扶了起来。
在他坐下后,叶士高问他道:“璋哥儿,前些日子我让你读的书你都读完了吗?”
“都读完了,弟子按照师父的吩咐,细细读了《新唐书》的太宗本纪与高宗本纪。”
叶士高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对贾璋道:“我让你师母给你准备了衣裳,你换了后再跟我去你师祖家。”
贾璋点头应是,去客房换上了师母申氏为他准备的藕荷色宝相花茧绸道袍。
出来后,师母又给他重新梳了头发,弃了他原来戴着的精巧素银白玉冠,给他换上了俊雅飘逸的软翅纱巾。
这副打扮倒是和叶士高有八分像,申氏给贾璋戴上巾帽后道:“璋哥儿这么一打扮,倒像是老爷的儿子了。”
叶士高道:“我倒想要璋哥儿做我儿子,只怕抢了他后他父亲要跟我拼命。夫人若不怕贾家夫人,就尽管抢孩子好了。”
申氏佯叹道:“老爷虽促狭,说的倒是合情合理。璋哥儿这样的好孩子,谁家不视若珍宝呢?”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转眼间到了巳时初,叶士高携了贾璋一起前往小松径街去了。
在乾元帝这样擅长帝王之术的皇帝手下做事的臣子,必须明白谨慎二字的写法。
与周、李二党相较,杨宗祯在内阁里势小力微,这也是皇帝最看重他的地方。
杨宗祯没有权相之心。
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平日里也很是小心翼翼,从不授人以柄。
所以贾璋他们到的时候,并没有在杨府门口看到太多车马。
此地虽称不上门前冷落,但也绝对说不上是满座高朋。
贾璋素来机敏,见到这些蛛丝马迹后,就已经管窥蠡测,分析出杨宗祯的部分行事风格了。
叶士高却该在担心贾璋紧张,轻声安慰他道:“师相待我如亲生儿子一般,你进去后只需照常表现即可,他老人家会喜欢你的。”
贾璋对叶士高笑了笑,表示自己并不紧张。
前世围着皇帝与阁老们打转儿,脑袋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气候,他尚能面不改色。如今来杨府见自家师祖,又有什么好怕的?
叶士高见他这般泰然自若,一颗心也被他放到了肚子里。
师相最欣赏东晋谢司徒风轻云淡的态度,璋哥这般从容不迫,却是正正好的。
就在贾璋跟叶士高递了帖子走进杨府后,就见一个中年文士快步过来接他们。
来人却是贾璋的房师梁士济。
贾璋见到梁士济就要行礼。
按规矩,梁士济对他有举荐之恩,他对梁士济尊敬些,也是应当应分。
结果贾璋刚拜下去,梁士济就趋步上前止住了他的动作。
“当不得,当不得!贾师弟,你我都是阁老门下之人,既是同辈,又是自家人,又何必在意那些世俗虚礼呢?”
贾璋看向了叶士高,却见叶士高轻轻点了点头,这才不再坚持给梁士济行礼,嘴里的称呼也变成了亲亲热热的梁师兄。
在梁士济的引领下,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处临溪水靠假山的凉亭。
山上栽种着薜萝佳木,亭下氤氲着兰桂芬芳。正可谓雨过天青石壁润,风吹幡动波澜惊,却是十二万分的清幽景色。
亭中亦然坐着不少熟人,譬如说他院试时的副考官沈四象、翰林院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