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哥儿知恩图报,有礼有节,这是好事。
南下之事出于璋哥儿本心,并非别人强加给璋哥儿的,又对璋哥儿本人有益。她虽然心疼,却也不会再阻拦。
而且扬州的林姑爷位高权重,若他能对璋哥儿青眼以待也是好事。
她这个做母亲的,固然不愿意见到儿子吃苦,但也不能总是关心则乱。
不过,若璋哥儿真的要去扬州的话,却得多带一些随侍才行……
于是,高彬、雪檀、黄柏,还有被贾敬还回来的竹石等人都被邢夫人打发着跟贾璋一同南下。
就连王善保也被邢夫人从贾赦那里借过来了。
王善保素来是个妥帖人,更是个有心计儿的。
有他跟着贾璋,邢夫人才放心。
为了保障儿子南下途中的舒适,邢夫人特意嘱咐吩咐下人在船上安置好各色吃食、银丝炭火、香炉锦被等物。
她还专门去码头检查了一遍,生怕儿子吃苦头。
却说此时正是初冬时节,河面尚未结冰,正好可以行船。
这却是一桩好事,这时节坐船可比坐马车舒服多了。
别的不说,只说船舱里生上炉子,点上炭盆后暖和得紧,和家里也不差什么。
马车上却是要冷上一些的。
待到船只被打点明白后,贾璋也带着男女家人自通州河船坞登船,南下扬州去了。
一行人晓行夜宿,连着坐了二十天的船才弃船登岸,抵达扬州。
林如海为贾敏行的是七七大祭,今天正是停灵的第三十二天。
因贾敏尚未下殡,贾璋这个侄儿还有机会去上香烧纸,聊表寸心。
他这边儿一下船,就有林家的车来接。上了车后又不知走了多久,才抵达巡盐御史府的官邸。
贾璋一下车,就见林家门前挂着白幡和白灯笼,浑然一片惨白世界映入眼帘。
穿着孝服等在门外的管事一见他下车,就迎了上来:“尊驾可是我们太太娘家的少爷?”
贾璋点了点头,那管事见了,连忙口称三爷,带他去见林如海。
贾璋一过去,就见到一着素衣的男子,相貌儒雅,鬓发略有花白,神态憔悴,手里拄着手杖,俨然就是姑父林如海了。
他上前躬身行礼,林如海把他扶了起来,语气萧瑟地道:“哥儿去给你姑姑上一炷香吧。”
贾璋听林如海这样说,他便直接去灵前上香磕头,又接过雪檀捧着的经书与林家备好的纸钱一同烧了。
心里默默念着,黄泉路上,姑母您老人家慢慢走。
这经书是祖母从皇觉寺请来的,您带着功德转世,且投胎个好人家。
而在棺椁旁,一个六七岁年纪且一身重孝的小姑娘上前对贾璋行礼,谢他过来拜祭母亲。
贾璋看到这姑娘年纪如此之小,却在这里与姑父一起操办丧事,必然就是姑母之女,乳名黛玉的了。
又见她眼睛红肿,脸色苍白,神情凄楚,心里也颇为怜悯。
幼年丧母,这是何等悲切之事。
林表妹她一个小姑娘,又如何承受得住呢?
“林表妹如此悲痛,是对姑母的孝心。可若姑母有灵,想来也是不忍表妹哀毁己身的。”
黛玉听了,轻轻点了点头,眼泪却如同珍珠一样滚了下来:“谢三表哥好意,我都知道,但是……”
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