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她本也不愿给贾琏安排新通房。
她这夫君虽然贪花好色,但长得是真俊俏,耳根子又软。
史湘霓还是有拿捏丈夫的积极性的。
转眼间到了中秋节,贾璋给蒋家,叶家与李家都送了节礼——不过是莲藕瓜果,各色月饼,桂花盆栽、黄鹂鹦鹉等物,只取时新之意玩笑而已。
扬州的中秋节礼却姗姗来迟,和节礼一同迟来的,还有一个糟糕的消息。
贾敏病了。
贾敏她向来纯孝,往京里送的信件总是报喜不报忧。如今信里却说贾敏病笃,想来贾敏必然病得重极了。
若是寻常的头疼脑热,贾敏又怎么肯告诉母亲,让母亲担心呢?
事情也确实如此。
贾敏嫁给林如海后多年无子,因为这个,贾敏时常郁结不乐,又不知道喝了多少苦药汁子。
十年八年积累下来,再好的身子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可是这般辛苦,也只得了女儿黛玉一个。在黛玉后,贾敏再无所出。
眼看着林如海也不年轻了,黛玉大了后也需要兄弟依靠,贾敏不得不心如刀绞地给林如海纳了通房,盼着她们能生个哥儿出来。
又过了两三年,总算有人生了哥儿。
贾敏把通房抬成了姨娘,又把孩子记到自己名下,千般小心地把孩子养大。
她是把这个孩子当做林家香火的延续与她女儿黛玉未来的依靠的,自然会对他视如己出。
只是这孩子胎里不足,即便贾敏小心将养,今年入秋时还是染了风寒。
没过多久就扛不住病痛,才过三岁生日,人就没了。
贾敏承受不住打击,在哥儿去世当晚就发起热来。退烧后,精神也垮了。
在那之后,贾敏日日缠绵于病榻之上,喝的药比吃的饭还多,病却始终不见好……
这也是今年林家节礼晚了的原因。
贾敏病了,人情往来的事情只能由林如海承担。
但他本就因为儿子去世、妻子重病而痛不欲生,又要把精力放在盐道衙门上,处理内宅之事时自然精力不济,一切都不过是勉力支撑而已,自然疏漏颇多……
贾母因贾敏病笃万分悲痛。
敏儿是她唯一的女孩儿,自从跟着姑爷外放后,母女二人已经十余年没见过了。
上半年时,她还收到了敏儿的信。
敏儿说家里一切都好,玉儿已经开始跟着先生读书,那个被抱到敏儿膝下的哥儿也会说长句子了。
那时贾母还在想,敏儿为了子嗣苦了这么多年。如今虽然稍有不足,却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谁能想到不过几个月的时光,那哥儿没了,敏儿也病了呢?
可是除了把自己珍藏的好药材收拾出来给女儿送去,给女儿写信鼓励她振作外,贾母却也做不了别的什么。
贾璋在得知贾敏病笃的消息后,心里也颇为伤怀。
他虽然没见过贾敏这位姑母,但却收过她的礼物。
那些金玉丝茶,笔墨纸砚,暂且不提,只说姑母送的那些文稿,却是极贴心的礼物。
或许祖母在信中和姑母提过他进学的事,所以姑母去年过年时特意送了他一小箱编纂整齐的制艺文稿。
这些文稿都是林如海年轻时的得意之作,每一篇都字字珠玑,灵气盎然,对贾璋来说是很不错的学习资料。
要知道,林如海曾先后在鹤山书院与国子监读过书,因此文稿上还有京城国子监的博士、苏州鹤山书院的大儒留下的批注,这些东西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