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样盛大的文会中出头的人必定不凡,这等有才思的朋友家的晚辈,又怎能不见一见呢?
陈瑞祥但笑不语,这些人哪里知道他口中的侄儿是贾璋呢?
不过这确实是给贾璋扬名的好机会,而且机会也出现得非常自然……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还是把包括贾璋在内的前几名全都请过来吧。
在陈瑞祥的吩咐下,几个小厮去各个楼层找那上榜的士子去了。
而之前就去找过贾璋的锦衣小厮彩鹤,也再一次找到了贾璋,并把他带到陈瑞祥所在的二楼看台。
在座众人也终于见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陈寺丞之侄。
竟然只是个小少年。
而陈瑞祥笑着对贾璋招手:“璋哥儿,过来见过诸位大人。”
第33章 满饮秋色枕藉舟中,往事历历团兔抒怀
贾璋走上前去, 在陈瑞祥的引荐下,拜会了众位客人。
他见到翰林就叫学士,见到名士大儒就叫先生, 见到有爵位的就叫世叔世伯。
总之,这些称呼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在陈瑞祥的介绍下, 众人才知道, 原来这个小少年和陈瑞祥并不是亲叔侄。
不过四王八公间多有联姻, 说不得他们之间有什么七扭八拐的亲戚关系呢?
这孩子的诗词写得很是不错,尤其是那首小词,很让承泽先生满意。
小词的曲牌是《西江月》。
词中写道:“满饮一湖秋色, 饱览无尽天光。蓐收同我探秋阳, 溅起熔金细浪。明日花开更好, 今宵露宿何妨?金谷园里踏摇娘,恰似春波楼上。[1]”
小词清丽细腻, 殊为出彩, 难怪承泽先生喜欢。
而陈瑞祥他当然也不会只夸耀贾璋一人的才华。
他把其他士子叫来, 不就是为了防备贾璋他木秀于林,为人所嫉吗?
若只想捧着璋哥儿一个人,他又何必叫其他的士子一起过来呢?
既然把别人拎上来打掩护,那就要把该给的报酬给足了。
这些年轻人受邀前来,哪个不是为了扬名呢?
难不成还真的会有人只是为了逛园子来这里的?
于是, 陈瑞祥拿起了魁首董峤的花笺,极力夸赞董峤诗中的“云破月”与“青袍”几句风骨清标, 用词极妙。
又拿起了其他人的花笺诗稿,把他们全都夸了一通。
被邀请过来的士子们都很高兴。
他们费尽心思吟诗作赋, 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日后他们出去也能说,某翰林/某先生在陈寺丞举办的藻园文会上夸过我的文章, 进而宣扬自己的文名了。
陈瑞祥在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后,便把各色彩头发给了这些被他请过来的士子学生。
这些彩头,无非是玉佩名砚、湖笔徽墨、金银锞子等物,虽不十分新奇,但是意头却是极好的。
发完彩头后,陈瑞祥就让他们这些年轻人自己下去玩了。
从陈瑞祥那里离开后,贾璋便去找蒋凤举与叶士高他们去了。
可是,当贾璋按照记忆中蒋凤举的位置找过去时,却发现蒋凤举的座位上空空如也。
只有不久前被他派过来给蒋先生报平安的小厮黄柏在那里等待。
先生他去哪儿了?
贾璋刚要问黄柏,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