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许多福:???

他握着毛衣都呆住了。

“老爷要不要?这个新款,才琢磨出来的羊毛衣,哪哪都没有货,只有我们西宁城有。”

许多福一个兴奋,“羊毛衣是谁琢磨出来的?”不会有人跟他一样是穿过来的吧!

“是胡大人见北方有纺织车,我们这儿会戳毡子,我们有个聪明姑娘说为什么不能用羊毛跟织布一样织出来……”

总之就是屡战屡败,各种折腾琢磨,今年这会才琢磨出毛衣——手巧的姑娘用两根签子织出来的,至于将羊毛纺、搓成毛线,也是个纯手艺活。

许多福:“有多少?我都要了。”

他也没还价,对方报什么价就给,都是大盛子民,纯手工搓羊毛线又织成毛衣,这是辛苦活。

因为他出手大方也没还价,卖货的婶子对他特别友善热情,“年轻老爷真是好大方,每次来我们这儿进货的商贾都会讨价还价的。”

“你们怎么不自己拉货出去卖?”许多福问。

婶子说:“不行不行,外头我们大盛话说不利索,路上也远,我们就会做点东西,有时候紧缺了,还得让村民做,把活分下去,要是有的村子会搓毛线,羊毛也漂亮收拾的干净,一件毛衣给八十文,要是没材料,光织的话,那就十五文到十八文……”

许多福听了一通生意经,织毛衣卖货这些生意不光是城里百姓受益,有工作岗位,就是底下的村镇百姓也能赚点小零花钱。

这是好事。

婶子是夷族人,她男人死了,现如今又嫁给了个戎族人,像婶子这样情况的很多,她们行当,还有许多女孩嫁给大盛人,自然婶子说现在都是大盛人了。

“……连着胡大人都娶了好几位呢。”

“大盛男人聪明些会做买卖,不过力气小一些。”

“戎族男人力气大但是爱喝酒,一动不动就动手。”

“夷族男人胆子小,我以前的丈夫就是胆子小,那会说打仗,他先跑了,也没管着我们娘俩。”

许多福:“我还以为是战死的,原来是丢了你们母子跑的,那他死了活该。”

“可不是嘛,老爷您真是跟胡大人一样厉害的老爷了。”婶子夸。

许多福:嘿嘿。

看出来了,西宁城百姓对胡庆甸还是很信重的。胡大人也是好手段,在这儿当政使四年,一座新城凭空而出,还想尽办法搞经济。

因为这边百姓种植的话,土壤只适合种一些小青稞,种植面积还不大,要是靠种田养活所有百姓,肯定不行,食不果腹。

搞经济很可行,用这边的牛肉干、羊毛、皮具来换银子,换黔雍城那边的粮食,黔雍城种田大城,挨着抚江,气温适宜,当年王家囤粮,粮都放的发霉了,可见那边多适合种田。

“你们毛衣很好看了,不过我想,要是毛衣做个开襟,就跟我现在穿的一样,再钩点西宁这边特有的花啊小羊小牛可爱一些,缝到胸口,做点小孩毛衣,套头的,还有围脖,能带到外头去卖。”

“我说的不是黔雍城,是北方,我觉得你们的毛衣很软糯舒服,卖到北方,盛都城都是使得,要价再贵五倍都行。”

许多福给建议。

毛衣很轻便,也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