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之事,竟能传到民间,还是如此详实。”留着美髯的中年男子说。
旁边小童说:“有人故意为之吧。”
谁为之也好猜,定是九千岁一党。
要是许多福听见了,肯定得哼哼得意说:才不是他阿爹,是他叫王伴伴干的。
他阿爹直率,务实派,做什么只问心无愧,典型的做好事不留名。许多福当初看小说时,时不时被民间误会他爹的舆论气得红温,虽然知道作者这么写是想先抑后扬,给他爹塑造个反差人设,表面上他爹是奸诈权势滔天的坏太监,实际上赤子之心、直愣善良。
但还是很气气气气啊。
许小满和仲珵都是好人——可能对仲姓宗室、贪官、世家比较重拳出击黑脸一些,因为世家占有土地、资源很多很多,百姓都是仰人鼻息靠世家过活,给世家打长工卖体力,才能勉强度日。
这就是皇帝爹为何一直要打压世家,重科举制度,对正派官员、科举出身的官员是很提拔重视的。
作者写,暴君后来疯了,乱杀,那些世家害怕宁武帝对他们赶尽杀绝,便在民间散布流言,乱世局面百姓水生活热,但背锅的只有暴君和奸佞九千岁。
……反正后面很压抑很难受。
许多福看到后面心梗,留下血书:作者罪大恶极。
已经很善良了。
现如今他在,当天晚上听到皇帝爹骂了慎亲王后,就嘀咕起来,临睡前问王伴伴:“明明是仲世子先欺负我的,阿叔骂了王爷,言官会骂我阿爹吗?”
虽然三句话断的有些远,但是王圆圆还是串起来听懂了。
仲世子是坏蛋欺负小多福,圣上骂了仲世子的爹,但仲世子爹是亲王,会不会那些言官说是许小满进献谗言挑拨离间谋害忠臣——
好熟的话啊,田明那会好像也有过,不过没掀起风浪就没了。
王圆圆:那肯定啊。他们这些太监,哪怕放个屁,那些文官都觉得他们的屁害死了人。
但是他一看,小多福担心的眼眶都红了。
王圆圆心疼坏了,说:“没事的——”
“王伴伴,我们能不能倒打一耙,啊不是,我们先说出去,传给大家听,都是仲世子仗势欺人,我阿爹和阿叔是好人。”许多福眼巴巴祈求。
“……你睡觉,交给王伴伴,王伴伴来。”王圆圆对上小多福那是有求必应,再说这也没什么,就是几句话的事。
于是当晚天黑,王圆圆又偷摸翻墙,不过先跟许小满这样那样说了一通,许小满不愧是亲爹,无条件惯儿子,听完只有感动:多多操心我,真是又聪明又孝顺,拿我牌子,找暗哨去放消息。
王圆圆:包的。
许小满:他咋没想到这儿呢。
于是当夜,许小满去陪媳妇儿,又是狠狠夸了一通多多。宁武帝:非要在这个时候提儿子吗。
不过多福说得对。
朕做不了什么心慈手软的仁厚皇帝,他的小满可以在民间当个嫉恶如仇为民的好厂公,以后是朕的好皇后。
不愧是他和小满的儿子。
“多福是很聪明。”宁武帝夸赞。
许小满来了劲儿,眼睛亮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