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孟九思脸色微白。

宁悬明丢下一句轻嘲,“先生如此仁慈心善,合该入朝教学,专门为天下臣民纠错才是。”

孟九思闭了闭眼,片刻后拱手一礼道:“是在下失言,宁大人海涵。”

宁悬明看了棺椁一眼,“人已经送到,话也已经带到,先生之后作何打算,尽可自行决定,宁某告辞。”

待到宁悬明的身影消失,孟九思收回视线。

“郎君,崔郎君的丧仪……”管家前来询问。

孟九思:“此番多事之秋,京城并非久留之地。”

“行俭久困于京城,如今前尘已去,也该让他看看别样的风景。”

几日后,孟九思送崔行俭棺椁回乡,此后再未踏足京城。

即便偶有听闻,也只在山水间,诗赋里。

下了山,仆从扶宁悬明上马车。

“大人好心将那罪人尸骨送回,好让他好心安葬,对方竟还不识好歹,得寸进尺,依小的看,何必如此客气。”

宁悬明笑了下:“你当我方才是哄他的吗?”

“对崔行俭的处置,确实是天子的意思。”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早在回京之前,越青君便对宁悬明说过。

“待人走后,你以我的名义,为其备一副棺椁,也算送他一程。”

那人的话仍在耳边,宁悬明细思良久,在代入越青君的话本说法后,方才能领略一丝真意。

一本话本里,总不会只有主角,总归要有其他角色,才能构成整个故事。

可他们或许微不足道,但多少也在越青君那里有一分特别。

只是这份特别究竟是好是坏,看崔行俭的结局就能知道。

边关在打仗,京城在平乱,两地都不太平。

朝臣们很快发现有宁悬明的好处。

有宁悬明在,从前某些难以决断的事,如今都有人托底,无论是怎样的事,可以直接做主决定,一应责任,皆由宁悬明承担。

天子给了宁悬明这份权力,朝臣们尽管应言执行,至于天子日后是否后悔,是否会觉得宁悬明权势太大,越俎代庖,所做决断不合心意,因而对其不满,那就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了。

但就目前而言,宁悬明将代政监国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拖延的政务被处理,京中迅速运转,边疆也收到了朝廷送来的粮草物资,双方默契,彼此配合,内忧已除,只剩下外患。

期间宁悬明与越青君虽未能见面,却少不了书信往来。

宁悬明给越青君的信,多是公事公办,只汇报重要事务,越青君的信却在正事之余,还不忘见缝插针夹带私货。

最初是几句关怀,“夜来春寒,寝帐可暖”。

宁悬明只在信末随意回一句一切都好。

见关怀无用,越青君便开始诉情,“昨日一夜梨花雨,忆你去岁树下眠”,既忆往昔,又表相思。

宁悬明回信中却写:“将军府中有梅无梨。”

越青君看过后一笑,随后回道:“今日起便有了。”

信还未送出,他便让人去寻了几棵梨树,连根栽在将军府里。

李不争:“……”

虽然这是他的将军府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